中职生如何升大专(中专升大专最简单方法)

个人学习 15 0

中职生如何升大专

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系统化的发展通道,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我们通过学制衔接、课程衔接等手段,在人才培养一体化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经验,新时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要更加深入到课程和评价层面,尤其要注重评价制度改革,通过构建适应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发展需求的职教高考制度,推动各级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主动衔接、深度融合。

中职生如何升大专

职教高考制度是为满足高中教育学生升入职业高等教育而设计的考试招生制度。它既具有程序和形式上的统一性,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这是由职业教育自身的区域性所决定的。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首要目的,是要构建起区域内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体系。通过相对统一、科学设计的考试制度,区域内的中职、高职和职教本科可以寻找到各自办学的基准线,进而自上而下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毕业要求,并倒逼各级职业学校主动研究其他层级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探索一体化的可能路径和现实方案,为规范办学、促进各级职业教育内部衔接提供了外部动力。

需要明确的是,相对统一的考试模式并不会抹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性。相反,统一考试的最大优势在于兜底和评估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并通过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招生制度设计,选拔出适合在高职和职教本科就读的学生。

实际上,一些省市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起了省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和技能抽测制度。这些制度在规范各级学校办学、摸底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职业院校招生等方面体现了一定价值。然而总的来看,现有的统一考试制度在内容设计、实施过程、成绩使用、制度权威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而以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为代表的竞赛评价,虽然能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评价维度,但不能全面反映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平均水平,也无法实现对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规范和系统设计。

因此,职教高考制度的设计,既要高瞻远瞩,做好顶层设计,又要充分考虑已有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实现不同类型评价的优势互补。

中职生如何升大专

“山东方案”将立足现有职业教育发展优势,全面构建“中职—专科—本科—硕士”甚至到博士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路径。

中职生如何升大专

评价是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早期的一体化主要依靠学制层面的衔接,如设置独立的中高贯通项目、中本贯通项目。然而在缺乏人才培养过程的协调之下,仅学制层面的衔接难以破解人才系统化、长学制培养的核心问题,如学习内容重复、培养目标错位等。因此,一体化进程逐渐下沉至课程层面,不同层次的学校希望通过课程的一体化开发,解决不同学段间的断层,实现人才的高效率培养。

但是,课程层面的一体化仅是学校之间的行为,由于缺乏区域内相对统一的学习内容标准,不同学校对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过程有着不同的认识,培养质量也参差不齐,一体化培养难以形成高质量、规模化的社会效益。

尤其是当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升至本科时,现有的课程体系又如何能够实现中职、高职和本科间的有效衔接?显然,若要实现一体化人才培养在范围、内容和质量上的突破,必须依靠一体化评价制度的改革,而这一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职教高考制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