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张雪峰同等学力申硕有必要吗)

个人学习 8 0

什么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中,管理类研究生报考人数占在职人数的比例最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报考条件宽松,对本科专业要求不高,对在职人员比较友好。

本科学历,工作三年或三年以上。

大专及以上学历,工作五年以上。

3、大部分专业进复试的分数贴近国家线,做好报考准备工作,选好学校和专业,上岸概率很大。

MBA工商管理硕士和MTA旅游管理硕士国家线近5年国家线较稳定,加上2023年的国家线看更是呈下降趋势,但也并不意味着MBA上岸更容易;今年国家线降低很多人却没学上,所以保险起见,还是往更高目标分数争取;

MPA公共管理硕士近5年的国家线也是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175上下浮动;

MEM工程管理硕士作为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专硕,分数线也大体是一个逐年攀升的趋势;

MPAcc会计专硕和MAud审计专硕作为一直比较热门的硕士类别,国家线逐年攀升,隐隐有突破200的趋势,代表越来越内卷的考研现状,今年最高的会计专硕院校划线更是到了264分;

MLIS图书情报管理硕士作为小众专硕,分数线却不容小觑,甚至高过会计审计国家线。

所以专业选择和一志愿的报考院校是个细致活,选好了事半功倍,上岸概率高。没有选好,高分进复试压力也很大,同学们慎重考量。

非全日制研究生

相比全日制难度不是很大,因为非全和全日制是分开录取。毕竟2023年考研人数可能会突破500w人数,录取人数可能还是在110w左右,有400w人还是不能成功上岸。有4/5的淘汰了,你说这个难度大不大!

2017年开始非全日制采用与全日制一样的入学标准和培养模式,都需要参加全国联考和院校复试,属于淘汰制,根据考生成绩进行择优录取。既保证了生源的优质性,也提高了考试难度。整个招生流程和全日制研究生是一样一样的,可能最后录取分数线会有些许差别,但是随着考研形势严峻,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往非全日制卷!

如果你因为受限制去目前工作,很难有机会辞职考一个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非全日制的确是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目前知乎知学堂出品:一节课摸清非全日研究生,这个课程非常适合有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您,喜欢可以点开看看。

6.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考公务员吗?

公务员的报考每年都是热门话题,而且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也可以报考公务员。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以获得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所以是可以以研究生的身份考公务员的。

非全日制研究生

先聊聊管理类联考的考试内容。管理类联考考两科,管理类联考综合+外语(以英语二为主,还有如俄语、德语、日语等)。管理类联考综合科目编号是199,学英语的同学又占了绝大部分。所以大部分同学参加的考试科目就是管综(199)+英语二。

管综(199)的难度不大,但是题型比较多。练习不够的情况下,考试答不完题的同学大有人在。

管综考试时间180分钟。包含数学(初高中)、逻辑、写作三个部分,总分是200分。考的内容不难,题量较多,对考生的熟练度和每个部分的时间安排要求较高。个人感觉是一般人花了时间和精力上国家线不难,但是想取得高分确实要下狠功夫。管综拼的是学习效率,不是学习时间。

英语二的难度和大学英语四六级差不多,词汇量在5500-6000左右,考得比较细,题型也很丰富,如下。

大家都从小考到大,英语的学习,我也不赘述。词汇量很重要,不一定要都能写出来,会认识知道是什么意思,能应用于阅读就可以。写作的词汇量积累好,该储备的储备好,问题就不大了。核心在于花时间,用心,个人觉得效率最高的就是精读往年的阅读真题,核心的词汇都在真题里。既提升了词汇量,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复习时间因人而异,各种版本的复习规划网络上很多,大家可以借鉴。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每个人基础不一样(有些大神没看过书,两科总分也能考200+)。所以学习计划得根据自身的基础,报考院校,以及往年院校的分数来确定你的学习强度。对于工作的同学而言,非全备考4-6个月的时间是比较充裕的。

如果你报考的是985、211这些名校里竞争比较大的专业,那真得沉下心来,保证每天的学习效果。

最近也开了个人公众号“研拾光”。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初试、调剂、复试的经历,考研的过程都是财富。

最后送在职考研的小伙伴一句话:不要用每一分钟学习,但是要珍惜学习的每一分钟。

非全日制研究生

每年的10月份研招网开始预报名填报志愿,11月现场确认,12月月底参加全国统一笔试考试,第二年的4月份开始进入到复试面试,6月份发录取,9月份入学就读。

招生简章一般在7-10月份才会公布,这个时候再准备一般是来不及了,建议大家再招生简章发布之前,看下去年的招生简章汇总,查一下学校专业等信息(作为参考)。

对于管理类联考专业来说,有个流程是「提前面试」,也叫提前批面试、预面试,是指MBA考生需要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笔试前参加的各招生院校组织的面试,提前面试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月一10月之间。

提前面试准备的流程:

提交申请材料→查看考试名单→综合素质面试→英语能力面试→面试结果公布

具体来说,考生需要先搜集各个院校的信息,选择好目标报考院校,然后去院校的官网上填写材料(包含基本背景信息、个人简介、论述短文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等,其中论述短文比较重要,需要展示个人优势)。

材料提交经院校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提前面试。

提前面试的形式每个院校都不大一样,常见的主要有:线上面试、时事政治、个人面试、英语口试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测试、辩论赛等。

建议大家提早准备参加提前面试,这样有助于提高录取率。如果报考院校有提前面试这一流程,只要通过了提前面试,后续的笔试也过了国家线,基本上就相当于被直接录取了,这就间接降低了笔试分数的要求。现在不少院校提前批次录取的名额已经超过正常批次的名额了,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提前批面试。即使提前批面试没有通过,也可以报考正常批次统考的。只要时间上不冲突,可以参加多所院校的提前批面试。

整理了一些管理类联考的笔试+提前面试的资料

非全日制研究生

这个是大家报考和调剂最为担心和顾虑的地方,毕竟对于自己的未来来说,谁都赌不起!下面我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说一下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

下面这个图基本上把明面上的一些区别说的比较清楚,图表看起来也是一目了然,但是更多背后的信息还是没有说明白。

全日制研究生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研究生,属于脱产学习,住在学校安排的寝室;一般课程安排在周一到周五,这个其实和我们大学本科基本上类似;

非全日制研究生我们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周六和周天,或者一下假期的时间;可能还有一些网课等等;但是有一些学校其实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其实他们是一块上课,当然前提是你没有工作。

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获得与全日制一样的硕士学位证和研究生学历证,只是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会注明_非全日制_字样。

教育部也明确规定了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求职就业、升职加薪、评职称、读博或出国留学等方面都适用。注意!注意!这个规定是规定,但是目前在求职场上对于非全的认可还是有一定的歧视,老是感觉你是读了一个野鸡和夜大一样的感觉,社会层面的认可度还是需要时间来抹平。至于为啥有这种原因,其实和2017年之前在职研究生的乱象有关系。

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证书标有“全日制”字样。

如果看文字感觉比较费时间和无聊,同时关于自己要不要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个课程我非常推荐:一节课摸清非全日制考研;或许可以解决关于您在职考研的一些疑惑!视频内容不长,主要讲究关于全日制研究生考研的问题,主要是免费,喜欢可以点开看看!

(3)学费区别

全日制:学费一般为8000左右一年,具体费用标准还以官方为准。

非全日制:非全学费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特别是部分名校的管理类专硕(如MBA)学费,一般都比较高。有些真的是被这个学费吓退了,毕竟自己得思考一下考这个值得不值得,工作以后能不能把这个学费赚回来。

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没有奖学金,或可申请的奖学金较少;全日制研究生:有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6000 元 / 生·年;符合国家奖学金申请条件者可获得20000元/ 年。

全日制研究生是可以住宿,这个和我们读本科类似,入学前学校会分配寝室;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需要自己在外面租房子;所以报考尽可能选择自己家所在城市或者工作所在城市,选择离自己比较近的院校,这样来回路上比较方便。

有很多地方实施吸引人才政策,比如一些985研究生毕业可以直接落户;也有一些城市你只要和本地企业签约我们每月给你补贴3000钱等等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是仅仅限于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确不享受这个政策。

目前校园招聘来说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是很友好,他们企业招收只要全日制研究生,不要非全日制;尽管国家教育部三令五申的说过好多次,但是目前就业市场还是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是不友好!

下面全文是国家教育部发文,关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鉴定

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面向一定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在职人员;全日制研究生主要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这个也不是完全绝对,有些人也是考全日制没有录取,最后被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有些大哥可能我就要本科后参加工作,同时我还想要读个研究生,那我就来读个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不是不可以!

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不涉及到户口及档案调转,若转,需考生联系院系协商。全日制研究生:考生自愿选择是否调转户口。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必须把档案转到学校;委培、定向,档案不必转到学校。

非全日制研究生:没有派遣证一说,在职人员已经有职业,派遣证作用不大。全日制研究生:有派遣证,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派遣证”。

我们在报考时候看清出所考院校的招生要求,有些(注意是有些,不是全部)是要求定向就业报考,不然不能参加考试。

“非全日制”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硕士生,但有些考生网报时就业方式选择“11非定向就业的”,如未在网报结束(10月25日22:00)前将就业方式更改为“12定向就业”或改报其他全日制专业,则不允许参加考试;

全日制:一般可以调剂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一般情况下不可以调剂至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个是需要注意的,过程不可逆!

非全日制研究生

从2017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其实一直都在发文说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不要有任何区别对待,但是目前看来差强人意人意,还是需要时间来让社会慢慢去接受和认可!

纵观这几年高校发布的招生章程,能明显发现名校专业硕士的录取正在逐步向非全日制慢慢转变转变。非全日制,已是未来专业硕士发展的大趋势,大众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新生事物”的存在。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发布了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调整的公告,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

另外一所文科生心中的顶尖高校,南开大学,宣布2020年应用心理专硕取消全日制招生,非全只面向非应届生。

各高校非全日制招生比例逐年上升,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职场人”来说,意味着他们上岸机会大大增加。实际上,国家近年来一直将政策往非全日制、专硕倾斜。专硕的人数全面超过学硕至今,也已经4年了。

2018年,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万,在读万人。招生人数比学硕多了万,在读生数比学硕高出整整万人。

在国家政策的指挥棒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顶尖高校,开始对本校招生计划进行了调整,部分专业大幅扩招甚至是只招“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考生的“春天”,可能即将到来,其他留给时间去见证吧!

感谢读到这里,喜欢点个赞,希望您能一战(赞)成硕!

非全日制研究生

MPACC专业会计硕士,作为职业教育,就更多偏向于实务了,那MPACC主要是以录取具备职业化素质的人才为主,初试要求偏低,复试重点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尤其重点对执业背景进行考察

考取MPACC以后,我们CPA考试,是可以免考4门,ACCA考试,可以免考9门。

总结一下,管理类联考适合在职人的三大理由:

第一,统招双证,毕业后获取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学信网终身可查,积分落户,升职加薪,考公务员等均认可。

第二,笔试考试相对简单(虽然这两年也开始卷了),不考专业课。是所有双证研究生里面唯一不考专业课的专业。

第三,极大化的助力个人职场晋升发展。管理类联考的课程设置是三加:

①“一加”:理论+实践,强调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注重培养考生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二加”:大学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制。

大学导师以教授理论为主,企业导师负责案例教学和校外课程实践。

缺点:学费较高

非全日制研究生

管理类【综合】是一张试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200分,分为(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写作)3个部分

数学考纲范围:

【算术类】: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与比例;数轴与绝对值

【代数类】:整式 : 整式及其运算;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分式及其运算

函数 : 集合;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代数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不等式 : 不等式的性质 ;均值不等式;不等式求解

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英语这个考试科目,它主要是分为四个题型,看分值就知道是有侧重的,所以做题要又先后。阅读是40分,背好高频词汇,拿下也不是问题,捡分最快的是写作,最不值钱的是完型填空,20个空才10分,所有可以留到最后做。英语最重要的是词汇,词汇OK了,40分的阅读也就OK了。

【敲黑板】学会用方法记单词可以大大提高备考效率。

词根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

语境记忆法

象形记忆法

等等,这些都会极大的提高备考效率,之后我会出一篇具体的背单词方法。

非管理类专硕考试科目

不同的专业考试内容不同,偏文科类的专业考政治、英语、专业课1、专业课2;偏理科工科类的专业考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