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专有哪些科目 要考哪几门
正如我上述所讲,显而易见自考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背。
你的背诵程度如何,可能直接关乎到你的考试成绩,
但我们自考生大多都是上班族,本来学习时间就大打折扣,再去花费大量时间背诵谈何容易?
我猜,你肯定是这种人。
看到不认识的字词,就想:啊,一个不认识的字而已,跳过去也无所谓;
看到一段读起来有点复杂的句子,就想:嗐!一个句子而已,跳过去无伤大雅。
在这种心态下,对于我们而言不仅没有任何“便利”,反而不理解的字词、段落。宛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
另外,你一定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容易做一些“无用功”
比如在记笔记时:浪费80%的时间抄写下无法帮助回忆的文字;
浪费80%的时间重读没有必要抄写下来的文字;
浪费80%的时间在笔记本上收寻帮助记忆的“关键词”。
我们在学习中之所以出现这两种情况,就是因为我们大脑“整理信息”与“截取信息”的能力很弱。
同时,上述两点也正是我们常常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最终得到的效果却不怎么理想的原因!
其实我也和大家一样,在当时也被这两个“坏习惯”吊打,后来为了克服这两个“恒古难题”,我找到了一个亲测有效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
说到思维导图,那它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呢?
1.导图创始人把一本书简化成10页笔记
英国教育学家Tony Buzan曾把100页左右的笔记简化到只有10页的关键词,经过不断的思考,实践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个思考工具与笔记技巧。
如今连苹果公司的高管们也经常使用并公开推广,目的就是让人知道:只要你会抓重点,多庞杂的内容,你都可以简化它。
2.让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一天,妈妈说:“你去超市买菜吧,记得买香蕉,牛奶,鸡蛋,酸奶,苹果,橘子,土豆,胡萝卜,黄油,牛肉,甘蔗”
如果你没有在手机上做任何记录,直接就去了超市,回来时妈妈肯定会说:“这么大了,买个菜咋还能买不全呢?”
但是,如果我们在大脑里默认形成一个这样的框架,我们极大概率不会漏掉任何一件。
所以,当我们使用思维导图的形势来分类,一切就变得皆有可能。
我们的学习本就是一个:输入→整理→记忆→输出的过程。一直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能力也在这个过程精进!
思维导图正是培养你学习能力的最佳工具。它能把你脑中的智慧,以清晰的脉络呈现思维的一种图形;
它能引领思考做到“化繁为简”;
它能引领思考做到“去芜存菁”;
它更能让你发挥想象力与个人独有的创意,让你在学习上更能旁征博引。
思维导图的神奇不言而喻——简化内容—理清思路—达成目的。
那我们呢应该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呢?
在这里我首先强调一点:网上思维导图的软件,手机版、电脑版层出不穷,但是我真的不建议用这些方法来做思维导图,我建议手动绘制。
1.用电脑绘制时,我们较难提取到准确的关键句,很容易照抄大篇段落,浪费大量时间。
2. 手绘一遍对知识点的记忆又加固一层!而且自己亲手“画”出来的东西,用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绘制方法:
1.空白纸张横放,从中央开始,线条曾放射状
纸张一定要横放,道理很简单,横向阅读是视觉吸收量最大的方式!导图的主题一定要具体、明了,这样才能让大脑聚焦。
主题定好,让思维导图像大树一样无限放射延伸。主题最好不要用方正具象的形状来表示,这样太死板,思维会有所局限!
2.主脉由粗到细,关键词写在线条上方
主题有了,我们要不断的将思绪浇灌上去,让它像树枝般由粗到细无限延伸。
但,主脉与支脉上的文字,一定要保持水平。这样才能方便阅读,头或纸张也不必转来转去。需要注意的是关键字一定要写在线条的上方,不可写在末端,这样才能提升记忆力,达到“眼脑直映”的效果。
3.同一主体脉络,最后只能用同一种颜色
颜色不仅是一种美化,还能提升记忆!
一个主体,会有很多个主题来支撑。每一个主题都用一种颜色,当整张导图画出后,我们将很清晰的知道,这个主体有哪些主题,这些主题里面有哪些小支脉。
4.浓缩关键词,或关键句,而不是照抄整段
注意,如果句子没办法用“关键词”呈现,才能使用关键句。
关键句的浓缩有两步:第一步,在句子意思不能改变的前提下,把句子浓缩到不能在浓缩为止;
第二步,用“换句话说”。用你自己的习惯用语来换句话说,把段落意思表达出来。在我们有关键词与关键句之后,千万不可把它圈起来。思维导图是化繁为简的核心,版面要足够简洁。把关键词圈起来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5.同一条主脉上线条要连续不中断
大脑有“眼脑直映”的思维效果,眼睛看到什么,大脑思维就会产生相同的反应。文字看起来分散,在回忆思维导图的内容时,不容易把同一条脉络的文字一起联想起来。
以上就是手绘思维导图的重要规则,
其中提取关键字我认为是任何学习方法中最关键的一点,大家都要培养这种能力。
看到这之后,你会不会觉得“画不好、不敢画”。
这完全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画导图的目的,是将我们所学抽丝剥茧,用逻辑分析与方法打开模糊的思维,让思维清晰明了,进而对知识加固。
所以干就完了,做就对了。
自考每天需要多少时间学习
1、考试条件设限:
普通高职(专科)学生“专转本”具备报名条件为:
(1)思想品德较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修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能正常毕业;
(3)取得全国或江苏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
2、考试科目变化
增设了专业课考试,且各科目分值均有变化。
报考英语类、日语类、教育类(含师范类专业)、医护类等专业“专转本”考试的考生,须符合本科招生院校招生计划中对报考者专科阶段所学专业的要求,其他专业类可以跨专业报考。
考试科目及分值为大学语文或高等数学150分、英语或日语120分、专业综合230分(其中专业基础理论150分,操作技能80分),满分500分。具体要求如下:
3、、英语、日语计分方式变化
英语成绩按照考生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折算计入总分,折算公式为A1×17%,A1为考生专科学习期间历次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最高成绩。
日语成绩按照全国大学日语四级考试成绩折算计入总分,折算公式为A2×120%,A2为考生专科学习期间历次全国大学日语四级考试的最高成绩。
500分=语文/数学+英语四级成绩*17%(日语四级成绩*120%)+专业课(理论分+实操分)。
自考大专文凭考几科
1、报名条件参考2022年江苏省专转本考试改革背景解读。
2、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请及时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http://www.)进行报名。
1.凭本人身份证、本人手机号进行网上报名,在手机获取短信验证码后,方能进入省教育考试院专转本”网上综合管理系统,填写报名信息和志愿信息并在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
考生在网上提交后,即视为确认。考生须对报考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如因考生本人填报及核对有误而对录取产生不利影响,由考生本人负责。
2.推荐学校根据推荐条件和学籍管理有关规定,以及接收院校对专科阶段所学专业要求等,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核。同时负责考生人像采集。
3.推荐学校须在校内醒目处及校园网上将审核合格的考生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须5天以上,并公布举报电话号码和信箱。推荐学校还须通知审核不合格考生,告之其不合格原因。
4.推荐学校须认真审核网上报考的考生信息,通过审核后任何人不得更改考生填报信息。如确需更正报名信息的,须报省教育考试院批准方可修改。
补充一下退役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综合考查时间:
2023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综合考查将于3月25日举行,准考证2023年3月22日9:00开放打印,
自考大专要考哪几科
自考:
大自考:0元入学,不需要任何学费,但是有考试费35-60不等,每个省的标准不一样,另外自己买教材资料需要1000元左右(若是报了培训机构这个培训费4000+无上限)
小自考:按照学校和专业区分,艺术类偏贵一点,综合学费是4000-8000不等,后面我会写一个学费的详细篇。
成考:
和小自考一样,主要是以学校为主,还有就是专业,艺术类和医学类偏贵,普通专业和普通学校学费是4000-6000左右,医学类专业由于是三年学费,大概是6500-8000左右。
自考大专要考哪几科
自考:
大自考:需要考的科目是14-20科左右(每个专业不一样),考试科目都是全国统一考试,教育监考,难度很大,不能软过。
小自考:需要考的科目是14-20科左右(每个专业不一样),考试科目由统考和校考组成。
【统考】:统考科目6科左右和大自考一样由教育局监考,难度很大,不能软过,需要认真学习。
【校考】:校考科目8科左右,由助学点或者学校监考,出题为学校,考试监考不严,不看书,通过率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成考:
高起专:入学考试语数外三门,总分450分考120-140左右。
专升本:入学考试英语政治专业课三门,总分450分考120-180左右,期末考试超级简单,开卷考试。
自考大专要考哪几科
三年制专转本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一月中上旬,2022年专转本改革以后,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专业综合的笔试时间安排在每年3月,试点类专业技能现场测试时间安排在每年4月。
江苏2022年普通高校专转本报名时间为01月21日-01月24日,考试时间定在了2022年3月19日;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转本报名时间为2023年1月4日至7日;其中,4日至6日网报时间为9:00-21:00,7日网报时间为9:00-17:00。
自考大专要考哪几科
我制定的计划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现在分享给大家:
备考前(主要针对于新考生而言):
这一阶段,我们要搜集关于自考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可以从你们省的教育考试院官网,打自考办电话,等等渠道了解。
参考官网的考试计划,规划自己该考什么科目,什么时候能考完,这些都需要提前规划的。
然后购买资料,教材,真题等等。也可以找考过的同学取取经,或者和一起自考的同学交流交流,心里要有个底,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这个过程看似繁琐,实际上当你考过一次之后自然就轻车熟路了。
第一步,教材是百题之源,先把教材看一遍。
1. 先把教材买来。我发现很多同学不买教材,只买一些过关宝典啥的题库。学习是一个“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不看教材怎么可能会真正学会呢?
2. 制定适当的计划。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然后制定一个读书计划,比如我这本书多久看完。(当然这个过程非必要,如果你之前从来没有制定计划的习惯可以跳过此步,只需要大概清楚自己多久看完这本书就可以了)
3. 这个过程不用精读,把书大概的看一遍,了解一个整体的框架即可。当时我的进度是5天一本,如果你备考的是四科,那么请尽快开始。
第二步,整理知识点,形成体系
1.重新过一遍教材。读完一章就列一个本章的框架。重要知识点简要的列出来。可以做一个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我已经放在了这篇文章的最后,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
2.明确并整理考试题型。我们的教材一般会有一个考核大纲,一般里边会有识记、领会、应用这些。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一般识记对应选择填空题;领会对应名词解释、简答题;应用则一般会对应论述或者案例分析题。根据课本的大纲找到这些整理下来。
3.翻一翻那些辅导资料,比如过关宝典之类的。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整理出自己的专属笔记。
4.理工类科目的同学多看网课。对于一些考理工类科目的同学,比如高数、化学、物理等,一定要看网课,自己闭门造车很难学会。另外需要提醒大家,关于这些科目,没必要刻意去找自考的网课,首先是比较难找到,其次质量可能没那么好。你就在哔哩哔哩或者中国和大学MOOC上找大学的网课就可以了,讲的不会差别很大。
这一轮复习结束不要求知识点烂熟于心,只要在心里有框架、有分支。
第三步 分析题型,刷题背诵
1.找到真题,还不知道怎么找真题的同学请私信我。拿出近5年的10套真题,打印的最好了,能把题型归类。然后按照真题考频分出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章节。
2.分析真题中各题型的占比情况。比如马原史纲等选择题占分高,那我们就首先攻克选择题,比如一些专业课简答题占分比较高,我们则首先攻克简答题。
3.对真题要进行认真研究,尽量找出他们的命题规律。主要依据名词解释、简答题这两个部分来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准备十套真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各有50个左右,把他们归纳到一块看看书中哪个章节出现的题最多,这个章节大概率就是重点章节。
至于连续几年都出现的题目也有可能是今年的重点;上一次考过的题这一次还有可能考。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一定要把真题吃透。
4.这一步开始我们最好开始背诵啦。背诵的内容可以是真题、自己记的笔记、或者其他教辅资料。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滚动重复着记忆。必须不能中断。背诵任务量会逐渐加大,不要怕,坚持下去。
刚开始背诵是很崩溃的,背完之后很快就忘了,感觉像是白背了一样,想要放弃。
相信大家在背诵的时候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很正常,要注意自我调节。
其实你背的东西在以后都能想起来,人的记忆规律就是这样,不可能一次就完全记住的。
第四步 考前最后冲刺,背就完了!
1.拿出你的笔记或者过关宝典,或者真题狂背。一直重复背就可以了,背诵是一个有生到熟的过程,一开始背的可能会慢些,后来你会越来越快的。
2.背诵真题时,填空、名词解释和简答毋庸置疑需要背诵的准确,不过论述则是需要逻辑清晰,理清思路。
3.专业课的考试,尤其是文科专业课,就是一场写字速度的比拼。字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分数,一手漂亮的字更是会让你在文科专业课的考试中吃到甜头。
4.对于理工类科目的同学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举一反三。学会一道题后一定要对这一类题型有所掌握!这很重要。当然如果你已经尽力了,实在学不会,那也死记硬背起来吧!万一就背中了一道大题呢!
只要稳扎稳打经过这几轮复习,是肯定能考过的。
自考大专要考哪几科
会计自考大专需要考的科目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概、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电算会计软件操作、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中国税制、数据库及其应用、大学语文、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数据库及其应用(实践)。
学前教育大专必考科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概,大学语文,幼儿文学,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科学﹒技术﹒社会,计算机应用基础,幼儿园课程。
选考科目: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加考科目:法学概论。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111 授权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