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考本科 流程是怎样的
1、本科段学士学位有关
本科段除了要拿毕业证,还有一个学位证建议也要拿到来,实现“自考双证”。你如果只要毕业证,那么自考只要做到每门60分通过即可。但是你如果想要学位证书的话,要求就更高了。
以上四点基本上是每个省本科段每个专业要拿学位都要达到的要求。当然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例子:
2、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在广东、江苏、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报考有没有更好?
以上省市的确一年有3-4次自考机会,但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在全国的开考都是一样的。一年3-4次的省市,在1月或者7月开考的都不多,甚至不开考。
以下是具体详情:
广东省:一年有1、4、10月三次开考,但是1月不开考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注:本科段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广东有3个不一样的专业课程组,考试计划安排是不一样的,别选错了。
江苏省:一年有1、4、7、10月四次开考,但是1月10月不开考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
注:《多媒体技术》为不考英语二的选考课,不是必考课。
北京:(10月考两周,共四天,但是第二周不开考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
上海(4月两周,10月两周,但是第二周不开考计算机专业)
专科段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停考过渡
本科段只有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其余方向的计算机专业都停考
总结:虽然以上几个省市,一年有多次自考机会,但是对计算机专业不太友好。
所以,考计算机专业在全国都是一样的,没有必要特地去以上几个省份参加计算机专业自考,考试次数并没有增加。
3、实践考试。
实践考试多,这是报考这个专业的另一大拦路虎。
实践考试科目数量为:专科段5门,本科段6门。实践考试的前提是:必须通过该科目的理论考试才能报考实践考试。
从考场安排上看,与理论考试不同,实践考试都是在主考院校内报考。而且报考费用比理论考试贵,一般是一门100-150左右,具体以主考院校为准。
详细的实践考试安排得通过登录你所在专业的主考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的通知栏里查找今年的实践考试安排。
全国各主考院校安排不一,有的可以一次全部考完;有的和理论考试一样,会限制报考数目。例如专科段5门实践考试,但是一次只能报考四门实践考试。
换句话说,实践考试并不是一次性就能全部考完的,可能至少要报考两次。这就涉及到了时间安排(报3门以上可能需要两天的考试时间)和交通费用以及住宿的成本问题了。考生如有实践考试的安排,务必要将以上三个要素加入规划当中。
4、考试搭配
自考每次最多可以报考4门;如果你想早点毕业拿证,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方法一:先易后难,容易阶段抓紧时间补高数英语基础。
方法二:容易+难。同样抓紧时间补高数英语基础
自考本科如何百分百通过
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块来讲。
最好的学习安排应该是:认真研读以下学习顺序,对这门专业有一个系统性课程了解,熟知课程的先后关系,最后再结合自己省份考试院当次考期计划进行安排!
1、公共课有以下6门:
如果是初次自考,建议报考前面两门公共课,因为简单,比较容易建立自考信心。另外,如果有考研打算的自考生,前面两门课不能丢,《大学语文》与后续课程无关,考完通过可以丢。
英数基础不好的同学后三门(《英语一》《高数》《线代》)可以放到后面来考,但要记住这中间一定要抓紧花时间补好相关基础,始终是要面对的,只是时间问题。
2、专业基础课:共4门。
这四门是学好计算机及应用这门专业的基础,学好这四门基础课,更有利于后面的5门专业核心课的理解和学习掌握。
前面两门数理知识比较多,不是很好理解,需要多花时间去学习。
《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说是小白入门的第一堂课,讲的理论知识都是偏向于科普级别,较为简单。可以安排在最前面进行自学。
3、专业核心课:共5门。
如有想考研的自考生,这几门核心课一定要学好,全部都是考研必修课程。
相关课程的先修课 后修课,详情请看下面的这张思维导图。
自考本科是怎样的
1、计算机及其应用在全国省份自考计算机专业中报考较多的。【现改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注意部分地区已经将信息管理、计算机及应用统一名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但考生应该要注意看专业计划和开考安排(二者不同)。
如果高数基础差,可以考虑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因为有些地方它不考高数科目;
但如果你将来打算考研计算机,优先考虑计算机及应用方向,因为这个才是最接近考研408课程的设置。
自考计算机专业中有“应用技术”“信息管理”“网络技术”“科学教育”等几大块。其中“计算机及其应用”大部分省都有开设。
但是即便如此,像福建省专科段只有网络技术、贵州和河北专科段没有计算机专业开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所有省份专科本科都有开设某个方向的计算机专业。如果官网已经出了相关方向的计算机专业停考过渡通知,那就别报。
停考过渡结束前还没拿到毕业证,处理办法只有两个,要么在本省换专业,要么去其他还在开考这个专业的省继续考,之后转考成绩申请毕业。无论哪一种,都很麻烦。
详情自行登录所在省份的考试院官网看开考计划。
2、计算机专业都是有门槛的。
计算机行业高薪。这几乎是所有想转行IT的人的第一动力。进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是没有门槛的,但是你若想要学好、学成就业、能靠它吃饭这就有门槛了,而且还不小。
随便拎起一门给英语数学差的人,里面涉及的基础知识都是读书时候的噩梦。这些都仅仅是公共基础课,还没包括专业课。
“计算机行业热门高薪,我想转这个行业,但是我英语数学基础又差,但是我对它又感兴趣,想转这个行业。”这种循环纠结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只会让你原地踏步。因为只停留在想法阶段却没有行动的决心。
互联网这么发达的现在,获得知识是没有门槛的,点开下面这个回答,找到这门专业的公共课或者专业课,点开来看看自己听不听得懂,能不能接受这个专业的课程难度。
或者点开这个文章,看看今年考的真题难度,是不是你可掌握学习的程度。
之后你再来决定要不要选这个专业,这比你原地纠结要强不少,因为你已经开始尝试了。
3、自考专科与自考本科的联系
专科段和本科段的课程关联性极强,本科很多核心课都是有专科段做基础的;如果自考专科是学的计算机专业,对自考本科同专业有很大帮助。
计算机这门专业,没有绝对的先学哪门后学哪门,只是说相对的有基础会更好理解一点。这个专业中关系密切的课程,每个章节总有一部分知识是出现过好几本书上的。
利用这点,在自学前期就应该要整体把握全专业课程的目录,学习相关知识不一定非要学完整本书才能进行下一本书。
也可以参考这种学习方法:学一章节的某个知识,再根据目录找找相关知识还出现在那几本书中,互补着学更有侧重点,学的也更全面。
用专科段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举个例子:
反过来,开始学习后者,也可以通过复习前者再温习一下相关知识点。这里仅仅拿专科段举例,在本科段类似的情况依然不胜枚举。
4、自考与考研的联系
考研计算机的课程中与自考专科、本科的专业核心课具有很强相关性。
自考的核心课基本上都是考研计算机必考科目。
以下是有关自考计算机考研的一些细节,可以了解一下:
考研是自考生摆脱非全日制学历的唯一途径。有关这点不会赘述太多,毕竟自考生考研的战线是很长的,谁也无法保证3-4年后的会发生什么。
什么阶段就专心做什么事,你心中可以怀着“我要考研”的种子,踏踏实实学好自考阶段的专业课知识。“自考生考研成功”这事要是成了,绝对是你人生中精彩的一段历程,很励志。
有关计算机考研的更多帖子信息,知乎上也有很多大神的精彩上岸分享。你可以快自考本科毕业的时候再来研究,那时也不迟。
自考本科是怎样的
1、考试时间
目前大部分省份都是一年考两次,4月和10月,我所知道的北京和广东是一年4次,北京是4月份考两次,10月份考两次,广东的是1、4、7、10月各考一次,一次可报4-6门,考试时间安排在周六-周日。湖南省在1月和7月还安排了计算机化考试和点考。报名时间不是随时都可以的,以湖南为例,4月份的考试在前一年的12月中下旬报名,10月份的考试在当年的6月中下旬报名,每个省份都不一样,以官网的《报考简章》为准。
考试时间为一天两场,一次两个半小时,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离考试结束前一个小时后才能交卷。时间比较充裕。
2、考试地点
考试地点是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改的,比如你想去长沙考,就在考试报名的时候直接选择长沙的考点即可,非常方便。考场安排一般在报名点所在地的地级市(一些县里考生多的话也会安排在县里)的中学或者大学,需要提前了解学校地址,制定好行程计划,因为有时4场考试会在4个不同的学校考点。
3、考试流程
和高考一样,该有的都会有,安检、屏蔽车一应俱全。一间教室5*6的座位一共30人,永远坐不满,很多弃考的,应了这句话:自考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不下去的人太多。各个课程的在一起考,经历最多的是一个教室有8种不同的试卷。最奇葩的是有一次一个教室只有我一个考生,两个考官。自考没有高考严格,打小抄的多,睡觉的也多,见过一个考生,在试卷上画出了监考老师的素描(吃惊脸)。监考老师的严格程度因地各异,我觉得考生嘛,不要牛b轰轰的,一次一个考生(男)拿手机作弊被监考老师(女)抓到了,不仅不脸红还和监考老师吵起来了,监考老师被气的不行,但也没有告诉巡检,一旦被巡检查到了,此次考试的所有科目记零分,这种考生就应该被永久取消自考资格。
答题卡样卷如上,需要注意的部分是笔记确认部分一定要抄写上去,不然为0分。字写的工整点。携带以下文具:毫米中性笔,2B铅笔,橡皮擦,垫板。会计类可以携带制定的其他工具。
身份证也是必备的,考籍卡要带但是没有查过,准考证在考试前一星期内自行打印,这个是必须的,图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