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可以直接考研吗
报录比信息有且只有一个作用:博弈。
即,依靠报录比,让考生自己选择,到底要不要赌一把:
如果今年报录比比上年人数少,报考人数基数减少的同时,大概率当年的竞争强度会比上一年度低;
如果今年报录比比上年人数多,报考人数基数增大的同时,大概率当年的竞争强度会比上一年度低。
事实上,大概率,也只是一个概率问题与粗略统计。因为,报录比根本就无法判断某所院校的竞争水平。
为什么?
来看:
此为宁波大学 2021 年度,法律(法学)的报录比情况。可以非常明显看到,当年总计 460 人报考宁波大学,而宁波大学当年招收人数是 40 人。报录比来到了可怕的 :1,意味着 11 个人里面选一个上岸,够可怕了吧?
但事实呢?
事实上,宁波大学当年度根本连一志愿都没招满,反而去招收了相当多的调剂生。
我是怎么知道的?答案就在上面交给你的复录比教程中,那小小的 5 位数院校代码。
此为当年最后一位进入宁波大学拟录取名单的一志愿考生,他的考生编号前五位刚好和宁波大学的院校代码对应。而当年度的法律(法学)国家线是 320 分,这哥们只超越了国家线 41 分,完美捡漏上岸。
如果你看过宁波大学完整拟录取名单,你就能知道:2020 年有 460 人报考宁波大学的法律(法学)专业中,仅有 30 人上国家线(320 分):一志愿报考宁波大学考生中最低分 325、最高分 372,70% 上岸的分数区间在 330-345 之间。这样一看,报录比还有什么价值?460 人中这个上线率,上线区间大多集中在低分,充分说明了在 460 中的一志愿报考人数中,大部分是划水的炮灰,都是一群妄想自己嗯浑水摸鱼天天恰好喝好睡好的铁氛围组。你指望这些被统计到报录比的人当你的竞争对手?那你也太拉了吧???
如果你想查询更多的院校代码,欢迎移步这个网站:
回归重点,为什么说报录比的作用,就是博弈?回归重点,为什么说报录比的作用,就是博弈?
因为,如果你是 2021 年的考生,当你看到了 20 年度的宁波大学法律(法学)这可怕的 :1 的报录比,你也许会选择退而求其次,直接跑路不报远离竞争。
但你如果看不出来,这报录比里面的大部分人都是划水的,那你就意味着血亏。
博弈的另一个说法,就在于,你作为考生,你到底,敢不敢赌。东南大学的法律(非法学)专业,就是典型的报录比博弈体现:
东南大学法律(非法学)为例:作为 34 所自划线院校来说,东南大学 20 年度的报录比来到了:
惊人的 :1,其中拟录取的 31 个名额还被推免占了 7 个位置。要知道这可是 985 院校,这是多少考研人想冲击名校之一,其中不乏高手,难度可谓不小。
但如果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最近的 2021 年度考研,东南大学法学院给出的报录比:
可以看到,报考人数近乎减半!报录比来到了 :1,直接呈坠崖式的下滑!要知道这就是今年,2021 年刚刚过去的考研,21 报考东南大学的考生能够参考的只有东南大学 2020 年度的报录比。
如何?各位,你看懂了吗?这就是报录比的唯一博弈作用,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你赌赢了,你有可能血赚,但你赌输了,你就意味着血亏。
更何况,报录比的博弈的另一个致命缺陷,恰恰就是利用了赌徒心理的弱点的现实衍生:
无法让考生做出准确的预判——2021 年东南大学法律(非法学)报录比相较于 2020 年接近腰斩。这无疑让 21 年报考东南大学法律(非法学)的考生捡了漏。
但,没有人可以保证东南大学 21 年报录比腰斩,22 年就会起死回生,又或是继续腰斩。
赌不赌?这是对考生的一个哲学问题。
何况,按照网上能找到的江苏大学近几年报录比数据,该所学校年年的法律(非法学)专业报录比都很稳定在 800~ 之间波动。(你可以在网上搜到江苏大学的报录比数据)
那么,当一个专业的报考基数足够大时,报录比可能就会连唯一的「博弈」作用,也失去了意义。
现在,请你思考一下,报录比能带给你什么,而复录比又能带给你一些什么?
孰轻孰重,相信你心里应该有了自己的基本判断。
专科可以直接考研吗
听哥一句劝,所谓学科评级,如果你不是奔着读博的目的去的;如果你的目标不是 34 所的,那么所谓的学科评级对你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想要了解学科评级,你就得知道,它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
通常来说,某个学校的 B 级学科评级以上的学院专业,就可以获得这个学校的大部分资源倾斜,包括但不限于经费拨款、学术讲座数量、科研经费、导师数量等一系列的资源倾斜。
学科评级越高,资源会倾斜的越厉害。
但,对你来说,就真的有用吗?
经费拨款?能拨到你头上来?别忘记研究生的学业奖学金不是以院来个别分配的,是学校统一制定的分配规则。
学术讲座?扪心自问,你在本科期间去过的多吗?你敢说你在硕士期间就一定场场不落的参加每一场学术讲座?更何况每个学院下辖的不同专业方向决定了不同专业方向的学术讲座受众人群也不一样,你不是这个专业方向的学术,那你学院办的这场学术讲座,就算请来了学界大牛,你会感兴趣吗?
科研经费?确实比其他学院会多一点,但你别忘记,那不是你的钱,那是老板的钱,老板给不给你发工资都是一个问题。科研经费的唯一作用就是器材的质量会比其他学校更优良,至少打工的时候不会垂头顿足这什么破玩意设备。从这一点来说,科研经费也算是学科评级的一个优点吧。
导师数量?别忘记在现阶段的情况下,如果你不是奔着读博去的,那些个在你学院,或者是你在的这一行的顶尖导师们,是不会青睐你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如果你不能帮助导师带来价值,你就不配成为他门下的学生。
你读研,你更应该关心的,是地域。
请记住如下几个别人不会告诉你的真相,你就人间清醒了:
以上,就是考研择校终极方法论,凝聚了答主全部心血,希望你能有所启发。
陌生人,祝你好运,一战成硕!
专科可以直接考研吗
放弃你在其他地方听到的人云亦云说法,什么诸如学硕是为了学术深造,专硕是为了就业。这种说法纯扯犊子,根本没有这样的说法。同志们,消息来源要自己学会判断,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真实情况根本没有区分的这么明显。
为什么?
不管你是考马克思还是法学院又或者是国际关系学院,你记住,只要你报考的专业方向是符合人文社科这一大类专业下的任何一种。你的研究生生涯将会很快乐,你只需要平时上上课、配合导师也许一周开一个读书会、自己偶尔写点小论文、学校放寒暑假你就可以第一时间跑路等等这些福利你都可以拥有。
总体而言。学硕的快乐模式和专硕差不多,读研的难度都属于简易级别,但是学硕和专硕不同在于,你们的综测水平期末考试成绩也许会比专硕的折算比例低,这就导致学年奖学金评测难度稍为增加,因为学校鼓励你们进行学术创作。此外,你的上课模式也和专硕不一样,专硕类的人文社科上课都是大课模式,就和本科一模一样。而学硕的上课模式更接近圆桌会议,大家集体讨论发言(这里也许会劝退社交恐惧症考试)。另,不要再拿学制说事了,现阶段背景下,人文社科的专硕和学硕会变得越来趋同。几年内人文社科专硕基本会统一向学硕的三年学制靠齐。
人文社科硕士——就业:一定是学硕比专硕好就业,不要被忽悠了,就比如某一线城市的编制员额法官助理招聘中,明确强调了仅学硕报考。你一定要坚信破除这个谣言,对于人文社科大方向来说,一定是学硕好比专硕就业的。还有,读了人文社科专业硕士不要以为就好就业了,体制内方向确实是优势,但你记住高手不会少的,和你一样的研究生也不会少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从赚钱来看,理工类硕士可以拉开人文社科一大截。
大体来说,理工科类专硕的研究生,第一年还是很快乐的,也不能说快乐,因为学校会为了发刊出成果,必须要压榨你们的课时分布,也就是理工科研究生的课时分布情况不同于人文社科类硕士的每个学期散散几节课。理工科硕士的课时分布大概率会集中在读研的第一个学年,之后到了研二,就开始进厂打工了,实验室欢迎你,没干够工时你想回去?开玩笑!顺便,不管你是打游戏还是打瞌睡,你最好能在实验室打就在实验室打(笑)。此外,你研究僧期间的唯一一个有着完整假期的暑假,应该就是研一那个寒假了,从此以后不要想着能放几个月的正常假期,放假是不可能放假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放假的,摸鱼又不会,只能是勉强打工维持一下生活这样子。
恭喜你们,你们比专硕更苦逼,至少专硕研三时,学校会考虑就业率组织大量校招来拉高就业率,而学硕大概率不出意外三年都是打工,学校会征求大量愿意读博的考生,尤其是你的直系导师,会千方百计的劝你留下来继续读博继续打工。你想怎么选?理工类学硕毕业也是一大问题,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延毕,当然如果你是大手子当我没说。
生化环材靠边站,现实一点,这个专业的命运要么就是毕业留任,要么就是走体制内。进场打工属实无奈,工资说实话也不能比本科生期间高多少。其他理工科的硕士典型如计算机,硕士毕业确实相比本科生能跨越一大台阶,收入确实可以常常拉满,值得一读。医学?你不读硕士你想工作?你在想啥呢?
二类硕士的共通点:研究生,顾名思义,你必须创造出学术成果,除外小部分文科类硕士,大部分硕士都必须要求产出你自己的学术成果,无论你是投核心还是期刊,学术成果直接和你的学业奖学金挂钩,这里对理工科类硕士不友好的地方,就是他们需要大量的论文期刊成果与试验成果,甚至在某些高校,这些成果直接与能否毕业挂钩。
各位,这里已经把不同两大类学科的学硕与专硕学习模式,就业通道基本讲清楚了。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如何判断自己到底该考哪所学校的哪个专业,到底是学硕还是专硕,我想你心里应该能有一个基本判断了。
接下来,进入下一个重点,如何判断这所学校是更喜欢招专硕还是学硕,如何通过专业代码一眼判断此专业是学硕还是专硕,从而省去百度的痛苦。
专科可以直接考研吗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体育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不可跨专业)
山东建筑大学(仅部分专业招收专科生)
聊城大学(不可跨专业)
曲阜师范大学(小部分专业招收专科生)
山东科技大学(部分专业招收专科生)
山东农业大学(不可跨专业)
山东大学(学术论文)
中国海洋大学(英语四级/不可跨专业/成绩)
中国石油大学(获奖/学术论文/英语四级/不可跨专业)
青岛科技大学(成绩)
鲁东大学(不可跨专业/成绩/论文)
烟台大学(不可跨专业/部分专业不招收专科生)
青岛大学(不可跨专业/成绩/英语四级/学术论文)
潍坊医学院(英语四级/成绩/学术论文)
专科可以直接考研吗
各位,请你记住一个重点:
硕士任何专业的代码,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1.所有专业的代码统一都是六位数。
2.只要是学硕,它的第三位代码数字一定不是 5
3.只要是专硕,它的第三位专业代码数字一定是 5
4.六位数的考研专业代码,它的前 2 位,是专业代码,即为教育部规定的:所有专业统一按照 2 位数代码来展现。
5.六位数的考研专业代码,它的后二位,分别代表这个专业是该学校的几级学科分类,如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你看不懂,很正常,看举例,你就能看懂。
首先,第一步,请记住这个链接,它指向研招网的硕士目录,这个链接也是你考研择校有且唯一一个可以快速筛选专业的网站,你一定会用上。现在不用去管,需要择校的时候再点进去用吧,先跟着我的思路,我来教你怎么用。
其次,这个链接,对你来说,你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下面用红框标注出的两点:
「门类类别」+「学科类别」。
专科可以直接考研吗
复录比是可以参透该院校的具体专业招录情况公平与否的指标。可以通过复录比来分析某一院校的某一专业是否存在专业课压分、学历歧视、保护一志愿与否。不同于报录比,复录比必须结合该院校某专业的具体招录情况具体分析,必须要求同时存在进入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才可以制作出该专业的复录比情况。
复录比有黑白之分,即,某些学校下辖的具体某个学院,复录比非常友好,但是!不意味着这所学校所有的学院研招复录比都友好!
懂吧?复录比的作用就是帮你精准定位到某个学校的具体某个学院招生的某个专业。这也就是为什么复录比为什么可以帮助你来个性化来分析择校。
总体来说,复录比可能存在下面这几种情况:
从现在的研究生招录情况来看,依据我所搜集到的数据,现阶段下的大部分学校,都主要集中在 123 点情况,当然,第 4 点的院校占比也是不少的,第 5 点,在现阶段下几乎已经绝迹了,当然,不排除是我没搜集到数据,没发现。
下面就来教你复录比的实操教程,让你一对一个性化的给自己来分析学校。
复录比可以帮助你:参透该院校的某个具体专业招录情况,到底是不是真的公平与否的超级客观指标。
你可以通过复录比,来分析某一院校的某一专业是否存在专业课压分、学历歧视、保护一志愿与否。不同于报录比,复录比必须结合该院校某专业的具体招录情况具体分析,必须要求同时存在进入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才可以制作出该专业的复录比情况。
是的,这个数据,就是有这么神奇!而且,非常的客观可靠,不参杂任何主观干扰,全凭客观数据带给你真相。
请注意,如果你自己也想制作一份专属于你今年考的专业复录比,必须要求你手里有:
1、你目标院校的具体专业的上年度进入复试名单
2、你目标院校的具体专业的上年度拟录取名单
3、上述文件,能搞到两年的数据最好!
4、如果你不想自己太麻烦,想一步到位免费搞到择校资料数据,那就领取下方的 0 元知乎知学堂考研择校卡片,来免费解锁择校资料包吧,一步到位确实省心,因为还不用你自己花钱,所以拿到数据自己分析,岂不美哉?
拿到择校资料,自己分析自己闷声考,从而科学正确避雷择校,这不香么?这当然香!毕竟这份择校资料包是免费的!
✔超级重要的提醒事项:(各位一定要记得:领取上方知乎择校卡片后,要添加知乎知学堂官方的助教姐姐微信啊!因为这些资料都是知乎知学堂官方整理的内部 PDF 资料,市面上买不到,特别是只奔着择校资料包来的同学!你们要知道择校资料更新迭代受年年不同招录影响,所以务必要拿到最全择校资料!而人家助教只能通过知乎企业微信发文件的形式全部发给你。所以一定记得要加助教姐姐微信!然后直接向她免费索取——我!全!都!要!)
以湖南师范大学 21 年度的新闻传播学院新传专硕复录比(正面例子)做讲解。如上图所示 。看完下面对湖师大该专业复录比的分析,你就能自己发现——卧槽!这数据这么牛逼!?
你应该能注意到,上图有红框、篮框、绿框、黄框四种颜色,不用在意这些东西,这是为了帮助你做讲解用到的,等你自己学会做复录比之后,你就可以一眼看出来了。
那么,上面这张复录比,到底怎么才能分析出是否存在专业课压分、学历歧视、保护一志愿?
请看:
红框部分为考生编号,其中,所有考生编号的前五位代码为该院校代码。如 10542 就是湖南师范大学的代码,一旦有考生的编号前五位命中 10542,就说明该位考生是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一志愿考生,反之,则是来自一志愿报考其他学校的调剂生(院校代码可以在百度上查到,直接百度搜 XX 带大学院校代码即可。)我们可见上图左侧的:进入复试名单中,清一色全都是 10542 开头的考生编码,那么就说明了一个事实:湖师大新传 21 年没有任何调剂生和一志愿一起复试。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湖师大不会把调剂生和一志愿考生放在一起养蛊复试,而是单独给两类考生进行复试。
上图复录比左侧的进入复试名单内,那些被名字没有色块的考生,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他们都有一个特点:他们的名字没有颜色。这就说明他们仅仅只参加了复试,但最后未能成功被录取,所以他们的名字,才没有被系统命中为绿色(而参加复试最终又被拟录取的考生,名字则会被标注为绿色)
那么,此时,我们以复录比左右两边的考生姓名有没有被绿色色块填充与否+最后拟录取考生的考生编号前五位是不是湖师大的学校代码这两个信息,可以分析出湖师大是否保护一志愿。
我们来假设一个情况:
如果右边的拟录取名单中,出现了有考生编号前五位非湖师大学校代码的情况,即 Ta 的考生编号前五位非 10542。
而左边的进入复试名单中,又并未出现该考生。
这就说明,湖师大刷了一志愿考生,转而招生这位调剂生。那么,此时的湖师大,就有不保护一志愿的情况出现——宁要调剂生,也不要一志愿。
这种招生结构的学校,是万万报不得的。
虽然湖师大的新传复录比没有这种情况,但事实上这种学校并不少见,典型如——广西大学。
恶意刷掉一志愿考生;调剂生和一志愿考生一起复试养蛊;不保护一志愿。各种择校黑操作全都给一个人占了。
请你将目光放在进入复试名单中那些未被标为绿色的淘汰考生,如果这些被淘汰的考生,初试分数明显的集中在初试分排位末端分布,则说明该所院校的该专业在招录时,不会出现复试给分不均匀的情况,基本上遵循初试分数为王的录取规则。
以上图的湖师大为例,最左侧进入复试名单的初试分数,色阶呈现明显的由高向低分布,且在右边的拟录取考生名单中的初试成绩色阶,也遵循了初试分数正向分布的竞争规律,即未出现大量低分段拟录取,高分段被淘汰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有理由相信湖师大的招录条件,是以初试分数为极大的参考考量的,没有初试高分段被淘汰,没有大量低分段拟录取,也就不存在学历歧视。
且右边拟录取名单中的复试成绩色阶呈现明显的与初试分数对应的分布情况,这就说明湖师大的复试给分与初试水平有着很大的关联。基本上只要你的初试分数足够高,在湖师大的复试环节一定会是稳稳的。
初试分数的色阶,选用了「蓝——白——红」作为由高到低主色;复试成绩的色阶,选用了「绿——黄——红」作为由高到低的主色。当你自己在分析复录比时,请留心这些被标记出来的色阶,能带给你很多信息。
此外,复录比中的初复试颜色色阶,能带给你思考的信息远不止这么些。
不信?那就让我们来通过重大计算机学硕的复录比,看看重庆大学,是如何利用择校诡计来完成对考生杀人诛心的。
注意上图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情况,姓名被标绿的拟录取考生里,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为初试低分段考生,而初试得分最高分的那位同学,居然复试是最拉跨的,被刷了!
重庆大学 20 年的复录比,透漏出了两个信息。
一、高分段考生利益未保障,录取规则以复试为重,这对本科出生以及复试能力要求较高,无疑是对普通考生不利的。
二、大量低分段考生复试成功逆袭翻盘,给人一种逆袭的小美好,看起来好像只要自己复试拼一把,不管初试成绩高低大家都有机会。
你要是真觉得低分段能够逆袭重大计算机上岸,那你就错了。
天上不会掉馅饼,重大只是玩了一招杀人诛心。
计算机学硕,全日制,324 分都能上岸一所 985?看起来是在痴人说梦对吧。但重大 20 年做到了,这学校 20 年的生源质量太差,索性把自己名声抬高一点,让 21 年的考生报考人数能够把考生质量提起来。
重大是做到生源质量改革了,但 21 年的考生就惨了。
你可以看到,21 年,重大被刷掉的」低分段「考生,相较于 20 年相比,初试分数至少提升了 30 分,这个提升档次难度在考研里不是说提就提的。
重大完美通关 20 年的小施恩惠换来了自己 21 年的考生生源大丰收,但压死了低分段考生想要通过复试逆天改命的机会。
而事实上,如果你能事先参考 20 年重大同专业的复录比,这些你都可以避免掉的。
从初试第一却复试倒数被淘汰的振宇同学:
再到大量低分段考生复试高分的反常规现像:
你都可以推出来,这不是一所 985 的正常招生模式,而是因为当年度生源质量太差的妥协。
因为生源质量太差,所以要加重复试考核比例,矮个子里面挑高个,第一学历成为参考要素,复试表现>初试分数。
也在另一个回答里说过,基本上,高分还被刷掉的都是说明这所学校存在学历歧视。
可 21 年有多少考生看了重大的招生情况,发现初试只要 320+就能有书读,从而趋之若遇的冲重大呢?不用我说,你也可以看出来,21 年初试最低分相较于 20 年,整整提了 30 分。这应该是报考人数至少翻了个倍才会有的结果。
但如果你了解复录比,知道复录比,并且能够从复录比中推出信息,我想,你应该会比其他考生有着更好的预警优势吧?——」重大这学校录取结构不正常,有风险「
所以,请你务必相信,复录比,才是择校中你最需要考量的关键一环!只有这个数据,才会帮你分析出这所学校是不是存在歧视、风险、不保护一志愿的关键所在!
再次提醒,如果你自己也想制作一份专属于你今年考的专业复录比,必须要求你手里有:
1、你目标院校的具体专业的上年度进入复试名单
2、你目标院校的具体专业的上年度拟录取名单
3、上述文件,能搞到两年的数据最好!
4、如果你不想自己太麻烦,想一步到位免费搞到择校资料数据,那就领取下方的 0 元知乎知学堂择校卡片,来免费解锁择校资料包吧,一步到位确实省心,因为还不用你自己花钱,所以拿到数据自己分析,岂不美哉?
专科可以直接考研吗
如果你恰好属于这部分类型的考生,不管你是院校出生差这种情况;还是你的复试简历平平无奇,又或者你这两种情况都占了。别气馁,别着急,别慌张,你别忘记年年都有大部分考生因为择校失误死在了水里,即使他们的出生也许比你好,简历比你优秀。你依然有机会靠着技术流择校去逆天改命。
你想在择校这一步就逆天改命,需要你至少做到这么如下几点:
理由在于,初试成绩占比越高,意味着复试的干扰会降到最低,这种情况下,即使你复试可能拉跨了,你也能靠着初试成绩傲视群雄。当然,这一前提的情况下,你的初试分数必须要考的足够高!
那么,该如何快速检索到,那些初复试占比友好的高校?
你想学呀?请看下面:
我们知道,当一所院校初试分数占比例越大,复试占比例越小时,它一定是越好考的。因为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全凭初试分数这一纸面实力硬碰硬,才显得公平。
但考研中不乏初复试比例 55 开的学校。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初复试 73 开比例的学校呢?
很简单,用搜索引擎。
但,大部分人搜索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
可以看到,虽然搜索引擎展示了一个关于初复试占比 70% 的自媒体文章,但依然未展现出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名还是个广告。
那么,到底要如何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复试细则资料?
很简单,别忘记:技术流地去搜索
请你选中搜索栏下的「站点内检索」
这样就可以直接把你的搜索结果,全部定位到具体的高校官网。
于此,搜索结果展现给你的,就是全部符合初复试比例 73 开的院校了。
不必担心消息来源可靠吗,官网来源的,你说可靠吗?
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严格挂钩,意味着这所学校的复试给分相当公允,即最大化的保护了一志愿考生的利益,不会存在故意复试给分低从而刷掉一志愿的高分考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你能直观的通过复录比看到这样的趋势,那么,这样的学校比那些初复试 7/3 开的学校来说,更加公平。
当然,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你结合具体数据去具体分析,当一份完整的报录比展现在你面前时,你获取的信息一定是别人获取不到的那份信息差。
也就是说,想知道这样通过数据客观、真实的去分析,就意味着你必须手里要有复录比。找不到?没关系呀,这里有!
对于你来说,只有复录比为 :1,最高到 1: 的学校,才是值得你考虑去冲的学校。为什么?
你有没有听过一个概念,叫做复试绞肉机?
什么是复试绞肉机?通过举例来告诉你:
A 学校的 A 专业,对于所有报考它学院的考生,按照当年招生计划,比如要招 40 个人,那么,如果它不是一所复试绞肉机学校,就会良心的将进入复试的考生与最终拟录取的考生比例划定在 1:(理由在于,这是教育部规定的最低复试差额比例),以此保障大多数一志愿考生的利益。
B 学校的 B 专业,对于所有报考它学院的考生,按照当年招生计划,比如要招 60 人,这个时候,假如报考了 B 学校的上了国家线人数为 400 人,它就会将全部上了国家线的考生召集起来,统一复试,不顾高分段考生的死活,看似给了低分段考生翻盘逆袭的机会,但你还是太天真了,低分段照样大概率陪跑,收割一波复试费而已。
C 学校的 C 专业,对于所有报考它学院的考生,按照当年招生计划,比如要招 60 人,这个时候,假如报考了 B 学校的上了国家线人数为 50 人,那人不够啊,怎么办?差额复试呗,于是就疯狂开预调剂系统招调剂生过来和一志愿一起复试。而且这种差额复试的比例就不要做梦能控制在 1: 了,大概率都是 1: 往上走,上不封顶。并且如果这所学校还不保护一志愿的话,那就对不起了,一志愿的各位自求多福吧。
在现在的考研招录中,B 学校已经很少了,但并非不存在,而更多大部分复试绞肉机情况,通常存在于 C 类院校:
别以为答主是在制造焦虑,睁大眼睛,来看看 C 类院校的典型:安徽大学就在 21 年的考研招录中,非法学专业的复试绞肉机模式,有多恐怖:
在随机截取的安徽大学非法学专业进入复试名单,一张 PDF 的长度还没有截全,但是你要知道,每张 PDF 上面显示的进入复试考生名单,是 60 人,而这样的 PDF,在安徽大学法律(非法学)进入复试名单中,足足有 11 页。
这是什么概念?除外少数民族骨干等特殊考生,统考安徽大学非法学进入复试的考生人数直接来到了 600 人+。
而最终安徽大学非法学录取的名额,不过才 180+,占拟录取名单 PDF 的三页纸。
仅仅粗略估计复录比,就来到了恐怖的 :1,这就是扎堆报录的恶果:平均 4 个进入复试的考生才录取 1 个,竞争的强度在扩招的大背景下显得如此可怕。
各位,懂了没?听人云亦云扎堆报的结果就是这样,你以为你是在捡漏?你是在把你自己往火坑里跳。一旦你择校方面选择失误,对你个人来说,无疑是自杀式行为。
珍爱生命,远离复试绞肉机。善用复录比,阿弥托福,各位考生,祝你们 22,23 考研招录,能够有所好运,愿你的选择不会辜负你的努力。
有哪个学校又不喜欢那些优质调剂生源呢?我想没有一所高校不会不喜欢吧,但保护一志愿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切实行动能够吸引考生报考你这里,你的口碑才会好起来。更何况,你喜欢优秀的调剂生源,这无疑是在伤害那些出生差、简历差的一志愿考生利益,你伤害的不仅仅是你的口碑,你更多是寒了那些对你有信赖利益的一志愿考生们。
答主倒是有一计,可以帮助考研的你来规避掉那些专注招生优质生源的学校。
那就是——活用搜索引擎
这个方法要结合复录比来综合分析,一定不要孤立的去判断,任何事物都需要辩证看待,就算你检索到了,为了求证你的目标院校是否真的黑,请一定要搞到复录比来进行综合分析,这非常重要!
利用搜索引擎技巧,去搜索那些招录优质调剂生源的学校,如果你检索到了,又通过上一年度复录比分析今年这所学校还会爆炸,请你立刻排除掉这些学校,反之,那些常年招不满一志愿的学校专业,如果调剂信息内未提及优质生源。你可以放心大胆的报考
怎么操作?来,我教你
打开你的百度,在网页端的搜索栏下选择搜索工具
一定要选择这个东西
再利用域名定向技巧,将域名固定为:。这一步非常重要!通过 n 检索出来的网站,全都是只属于教育部下放的高校官网内容。辅助你百度检索的:优质生源+调剂。你就能大概率分析出来,哪些学校是对优质生源比较青睐的。你还能通过这个技巧,定位到具体学校下的具体院系, 如上图方框框选出来的外国语学院,就隶属于中国地质大学。
这种方法它不香吗?考研院校千千万,但谁知道你是考哪一所呢?利用独特的检索技巧,再结合复录比分析,你就一定能够排雷那些坑爹的高校院校。
专科可以直接考研吗
有一款在线免费考研规划营很适合你,简直是考研党的福音,超强优点:
由于考研大军异常凶猛,如洪水猛兽之势,所以你作为一个大专生一定要手速够快,网上咨询不需要什么成本,所以你先搞清楚了,再根据课程规划一步步复习,不要自己漫无目的地复习到最后临时抱佛脚手忙脚乱,因为还有211、985各大高校的学霸们和你一起竞争,所以速度,速度!
不过,也分专业。
如果你是一个会计,与财务方面,英语方面,类似坐办公室的行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有大量本科的会计和英语工作人员,你的专科学历不会太有机会胜出。
但是如果你的大专行业是空哥空姐,或者是类似的专业,包括修理工等等,我觉得你还是直接就业。因为这些需要吃青春饭,你读完研不一定对你的就业的机会有显著提高。
总而言之,脚踏实地,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既然你才大一,你可以问很多学哥学姐,过来人,给你一点建议。
我作为大你十多岁的大妈级别的「长辈」,是非常希望你不要放弃学习深造的。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