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单考单招网上报名
各级教育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要积极协助招生院校做好宣传发动和咨询工作,要及时公布五年一贯制有关招生政策、具体实施办法和招生院校办学情况等信息,将五年一贯制招生宣传落实到每一所初中学校。招生院校要加大宣传解读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招生宣传,严禁虚假欺骗性宣传、违规承诺。初中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深入、细致地将五年一贯制招生有关情况及时告知全体应届初中毕业生,积极鼓励优秀学生报考,确保考生的知情权和个人权利不受侵害。各级教育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要设置并公布咨询和监督举报电话,安排专人负责信访工作,及时化解招生考试工作中出现的矛盾,解决考生网上报名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遇有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
附件:
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3月11日
2022单考单招网上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登录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或使用Chrome、360(极速模式)、IE9及以上浏览器登录“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信息服务平台”,认真阅读考生须知,网上签订《2023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诚信高考承诺书》,如实填报本人基本信息及报考信息(首次登录须进行注册),考生选择下载并打印《2023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思想品德考核表》(除省内普通高中应届考生外的全部考生填写)、《2023年外省户籍迁入辽宁省(身份证号非“21”开头)考生普通高考报名审核表》(以下简称《外省迁入考生审核表》)、《2023年辽宁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普通高考报名审核表》(以下简称《随迁子女考生审核表》)。
考生高考报名流程如下:
1.普通类考生报名
考生仅参加普通高考文化课考试,不参加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加试,需在报考类型中选择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考生报名。
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报名,同时参加高职单招、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飞行技术专业、残障考生特殊教育单独招生等其中一项或多项考试报名,请在“兼报其他报考类型”中选择其他相应报考类型。
参加普通高考的少年班考生须选择普通类考生报名,不需参加普通高考的少年班考生须选择单考单招报名。
2.艺术类考生报名
考生参加普通高考,还需参加我省或高校组织的艺术类专业加试,需在报考类型中选择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考生报名。若同时参加高职单招、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飞行技术专业、残障考生特殊教育单独招生等其中一项或多项考试报名,请在“兼报其他报考类型”中选择其他相应报考类型。
3.体育类考生报名
考生参加普通高考,还需参加我省组织的体育类专业加试,需在报考类型中选择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考生报名。若同时参加高职单招、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飞行技术专业、残障考生特殊教育单独招生等其中一项或多项考试报名,请在“兼报其他报考类型”中选择其他相应报考类型。
4.单考单招考生报名
考生不参加普通高考,仅参加高职单招考试、残障考生特殊教育单独招生、少年班(不需参加普通高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等其中一项或多项考试报名,需在报考类型中选择单考单招报名。
参加单考单招的考生在普通高考报名后,还须携带招生高校要求的有关证件和我省普通高考网上报名所取得的普通高考考生号到有关招生高校参加报名、考试等。
5.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需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文化课全国统一考试及体育专项考试。请考生及时关注国家体育总局网站相关招生信息。
符合试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报名条件且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称号之一,拟申请高校单独招生考试资格的考生,需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文化课全国统一考试。
6.网上缴费
不参加普通高考的单考单招考生不需缴纳报考费用。参加统一高考、艺术类省统考、体育类专业考试、外语口语考试的考生需缴纳考试费用。
考生网上填写本人基本信息、报考信息并保存成功后方可进行网上缴费。
参加艺术类省统考、体育类专业考试的考生在缴纳高考报名费的同时还须缴纳专业统考费用;报考戏剧与影视学类的考生按专业缴纳考试费;报考音乐舞蹈类的考生按“专门化”缴纳考试费。艺术类考生可在专业考试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兼报各艺术类专业。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关注【大连本地宝】,发送【高考】即可获取2023年辽宁高考报名时间、入口、常见问题解答、相关附件下载以及各高校录取首选科目要求
2022单考单招网上报名
(12)联系人电话:必须保证所留号码随时能打通,并保留号码至2022年9月底。
(13)报名成功并审核通过的考生可在报名界面中看到每个环节的状态,考生也可在本网站查看个人网上报名审核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我院招办联系。
5、在线缴费
提交报名信息待学校管理员审核,审核通过的考生可登录系统进行在缴费,如下截图所示:
通过微信扫码完成支付即可
2022单考单招网上报名
各地各校要提前谋划,在开展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招生考试工作中切实做好疫情防控,要始终把广大考生和涉考涉招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各地招生部门、各招生院校、各考生所属学校要严格按照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疫情防控总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增强大局意识,压紧压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积极主动协调本地医疗防疫部门对报名工作进行指导,科学制定报名工作标准、程序和考试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五年一贯制考试各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