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学考试改革
这个专业清单于21年公布,经过了22年的缓冲,在23年终于有多个省份公布了具体的实施时间!
海南在2204考期开始的新生,就是以新计划作为开考计划;山东、宁夏地区新开设的专业实施新计划。而天津将在23年7月左右开始实施新计划;
江西省在2304考期报考简章里面明确提出,新计划将在2024年开始实施,面向所有考生。
甘肃省在上个月(23年2月底),也宣布了新计划将在24年实施,面向所有考生。
由此可见,自考改革的大趋势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少部分地区将在23年开始实行新计划,这部分地区一般是自考生较少,而自考大省例如江苏、广东这些地方可能将在24年开始实行新计划(具体以官网为准)。
同时面向所有考生的话,受冲击比较大的估计是老生。老生是指,新计划施行时,仅剩下几个科目就可以毕业,这部分考生受到的影响主要在于:还没考的科目采用什么科目顶替方案?
①没考的科目,新计划和老计划都有开设。这种没有什么争议,直接照考就行;
②老计划考过的科目,在新计划里面没有!!这种应该是一对一的形式替换,哪门换哪门,到时候应该会有具体的顶替对比。
③剩下的几门科目都是新计划独有的,有些甚至还要求考实践科目、高数科目,论文要求提高!这是影响最大的,如果遇到此类情况,毕业难度肯定提高不少。
已知自考新改计划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我们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尽自己所能把影响降至最低。为此做出以下对策会比较有帮助:
专科段的英语一学分上没有改动,前后都是7学分;但是本科段的英语二,由14学分下调至7学分。这一改动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让自考生多考2门科目。也就是说,按照现在计划的本科汉语言,只需要考11门即可,新改之后至少要考13门!
换句话说。假设你所在地是在24年实施新改计划,而你能够在23年考完所有科目,那么只需要考11门即可;但如果是24年还没有毕业,你就需要考13门!
毕业的课程要求,除了科目数量,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参数就是学分!
自考本科毕业总学分一般都是在73学分左右,而《英语二》一门就高达14学分!
新改之后,最高的单科学分就是英语专业的《高级英语》12学分,和本科数学公共课《高等数学(工本)》10学分,再也没有比当前《英语二》14学分更高的科目了。
自考过程中,使用证书免考是加快毕业速度的办法之一,常见的证书免考有:使用四六级免考英语一、二课程,考NCRE一级证书免考《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NCRE二级证书或者考NIT证书免考《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
但是新改之后,很多本科专业取消了《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例如本科【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没有免考需求,肯定也就不会报考这类考试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NCRE考试报名和NIT考试报名的人数。
另外,新改的免考政策暂时还不知道能不能使用PETS三级免考《13000英语专升本》科目;如果英语基础可以的话,趁着新改之前考到PETS三级,去免考《00015英语二》拿到这14分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主考院校还能使用PETS三级成绩免考学位外语——考PETS三级,免考两门考试!!
注意:能不能免考英语科目,取决于你主考院校的学位要求!因为有些地区要求免考了英语科目就不能申请学位!
这是浙江省和湖北省大自考中的选考规定,比较灵活。这个选考规定可以怎么使用呢?
假设你是浙江省专科会计专业的,你22年4月第四场考试,已经考过了00043 经济法概论这门课程;那如果按照其他省份来说,23年4月第四场考试就报不了了,因为没有其他考试的安排。
但是浙江省因为有这个选考规定,你如果想早点毕业,那完全可以选择其他专业的课程来考试,挣得相应得学分。例如你可以报考专科的行政管理专业的《04729 大学语文》价值4学分;或者报考《00040 法学概论》价值6学分,也可以报考专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价值6学分;
在实际操作中,考生系统报考的时候只不过是切换一下专业报考科目而已,最后通关获得学分一样汇总到你原来的专业中,方便的很。
这么灵活的考试安排,已经帮助到很多浙江和湖北的考生更快考完拿证。但是新改之后,湖北省和浙江省如果严格按照新规范要求,无法执行这一灵活政策的话,那无疑和全国省份同一起跑线,势必延长毕业速度。
其实在15年之前,全国很多省份都是一年开考3次的,之后各省逐一慢慢变成只有两次的统考,自考史发展到至今,只有湖北省、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这几个主要的省市还一年开考3次以上。
湖北省:统考是两天(星期六和星期天),湖北省外加星期一多开考一天,部分专业可以多考两门(详情可以看湖北省22年4月和10月的考期安排)。
上海市:每次自考分为第一周和第二周。第一周是全国统考,下一周就是上海市独有的市考,少部分专业至少可以多考2门(10月考期有4门的情况)
江苏省:一年开考4次,4月和10月为全国统考,1月和7月为江苏省省考,报考费用稍贵100元/门,但是专业可以多考8门!一年开考四次的专业有这些 。
注:江苏和上海地区比较近,而且少部分专业二者代码和名称相通;有条件的小伙伴可以同时注册两个地区的准考证,利用江苏1月和7月的省考,以及上海的第二周开考计划,搭配合并成绩,快上加快!!!具体操作方案看这篇文章:
广东省:一年开考三次,4月10月全国统考,1月为广东省省考。部分专业可以多考4门。
新改之后,全国采用同样的考试计划,那是否以上四个省市也会回归到全国统考的起跑线上(参考北京市取消第二周考试)
考试课程不少于14门,学分不低于70学分;必考《线性代数》和英语科目,老计划中的必考科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在新改之后变成了选考科目。广东省的税收学专业,英语二是选考科目,老计划占分14学分,而新计划只有7学分(还是必考)。
课程不得少于 14 门,总学分不得少于 70 学分。必考科目《线性代数(经管类)》和英语;原来必考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新改之后变成了选修课程。取消了实践考试科目《00051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新增3门实践课程《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网络金融与支付》。涉及省份有:安徽、重庆、福建、广西、河北、河南、湖南、吉林、江西、陕西、四川、天津、云南、浙江。
必考科目《高等数学.工本》和《离散数学》,取消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选考《线性代数(工)》。实践考试科目由原来的5门,下调为3门。
老计划课程设计比较接近于考研方面的408(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新改之后专业必考课只有《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而计算机考研大趋势是考408(越来越多的考研院校都选择了408),所以如果想要考研的自考本科生,建议在选考科目中补齐《计组》和《网络》来(选考9选5)。
新改之后,改名为【网络工程】,考试科目不少于14门,学分不低于70学分。语言类课程抛弃了Java,改为C++;必考高数科目为《高等数学(工本)》和《离散数学》, 较老计划相比,新增《离散数学》开考的省份有:安徽、北京、山东、江苏、陕西。
必考《线性代数》和英语,少了一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变成了选考科目),取消了《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及应用》的实践科目,取而代之的是一门《制单结汇与报关实务》的实践科目。较老计划相比,弱化了专业中英语课程,例如取消了老计划中的《00097外贸英语写作》《05844国际商务英语》。
新改之后整体变动不大,专业课程还是以各细分法为主,取消了老计划中几门专业课。原先自考本科法学专业的科目《00262法律文书写作》《00263外国法制史》《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下放到自考专科段。
新计划又补上了几门其他细分法的课程,例如《侵权责任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物权法》《人格权法》。
另外一点备受关注的就是司法考试的报考资格了。2023年依旧还是属于放宽报考资格政策的有效时期,在以下地区户籍的自考生可以加油搏一把:《
考试课程不得少于 15 门,总学分不得少于 70 学分。与老计划相比,学分要求有所下降,但是考试科目多了1-2门,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老计划14学分的英语二被下调成了7学分,间接的要多考1-2门。
另外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方面有新的要求,论文或许需要提交教育见习、教育调查或教育实习,实践活动完成后必须提交教育见习记录。实习这点要求在老计划中,广东省和江西省就已经有了,要求实习课程实习时间7周,新改可能会参考这个标准。
另外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一些专题讲座,如“农村教育专题讲座”、“当代教育政策法规解读”、“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外国教育改革与专题研究”等,可酌情记 1~2 学分。
这个专业可以说是新改之后所有本科专业中考试科目数量最少的,只有13门,学分要求同样不低于70分。学分之所以没有少,是因为新增了5门实践考试科目,学分占6分,分别是幼儿园课程与教学(2)、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1)、学前教育研究方法(1)、幼儿园组织与管理(1)、学前儿童发展的观察与评价(1)。至于具体考试形式,是笔试还是其他,到时候详见主考院校安排。
新改本科专业行列中,属于考试科目数量最少的,只有13门;但是和老计划里面大多省份只需要考11门相比,还是多了2门。究其原因还是《英语二》的锅。不过要想拿学位,还是躲不了学位英语的考试。必考科目还是那几门,和老计划没有区别;
比较大的变化就是选考科目。科目涵盖了《唐宋诗词》,《西方文论》,《明清小说》,《古代文论》。算是老计划里全国的选考科目的大杂烩。新改之后英语被列为了选考科目,但是也别高兴的太早,根据选考要求,你要是选考英语那就只要考4门,如果不考英语那就得考5门,还是逃不了。
新改之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可能不再是最好考的专业了。毕业前需要在以下四类实习中挑选一类进行短期实习,并写出不少于 3 千字的实习报告:(1)中小学以及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实习;(2)媒体或文化、出版机构实习;(3)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4)与专业相关的调研活动。
老计划里面这个专业基本都是必考科目,很少省份有选考科目给自考生选择。新改之后,更加注重本科英语的自考生的兴趣所在,选考课最少四门,自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从演讲、科技、商务、文化、口译、语言等多方面选择相应的科目进行学习。还有一点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口语和听力的实践考试。不过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另外的毕业综合实践考核。
新改之后,考试科目和汉语言文学同属于最少数量,只有13门;另外毕业要求没有汉语言文学那样繁琐,与老计划几乎一样,正常写论文即可,无须什么实习报考等实践。个人预计,行政管理专业是新改之后最热门的专业,报考人数要远超汉语言文学。
老计划只需要考14门,新计划需要考15门!增加1门含有实践考试的理论科目《电子政务概论》。老计划的《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使用NCRE一级及以上免考,但这门《电子政务概论》不能。
老计划很多地区都是只要考13门,新改后要多考2门。新增科目《13532 法律职业伦理》;原先自考本科法学专业的科目《00262法律文书写作》《00263外国法制史》《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下放到专科段。
新生无法注册,针对的是还未毕业的老生。新增《红楼梦》《论语》《鲁迅》等文学作品的导读课,新增计算机基础课《00018》,本来就要快停考了,现在又加了几门科目,真是雪上加霜!
难度有所下调。安徽、江西、北京、重庆、广东、广西、河南、海南、湖南、陕西只需要考《高等数学(工专)》科目,不用考《线性代数》和《电子技术基础三》《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了。选考课变成7选5,实践考试变多,高达7门,总学分占10分,单门实践考试学分变低。电子技术基础、线性代数和微机技术这几门难啃的科目可以替换成网页设计、多媒体、信息安全等贴近实际的科目。专科计算机自考生毕业有望!
2023自考最新政策
(1) 2023年将一步一步取消本科院校的成人大学专科招生,自考成教网教三库合一,统称为继续教育,拿证难度加大。2023年2月份,中专和高中将上学信网,以后将不出现没有中专或者高中文凭报考专科的情况。
(2)从2022年开始,很多高校开始停止授予部分专业学位证书或者增加学位证书授予条件。
(3)自考改革后无学信网可查高中或中专学历,将不能报考大专。也就是说报考大专之前需要大家先取得高中学历才能够报考,否则不能进行报考。
2023自考最新政策
2023年自考安排两次报名和考试,上半年自考报名时间是12月份到3月份之间,考试时间是4月15日、16日,下半年报名时间是6月份到9月份之间,考试时间是10月28日、29日。
各省报名时间不一样,具体以当地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信息为准。自考报名入口是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官网。
注:想要了解更多自学考试的相关信息,如自学考试考试时间、考试技巧、考试通过率等,请在文末预留相关信息,给您最新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