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日制大专扩招(中专毕业了想读大专怎么报)

个人学习 10 0

2023年全日制大专扩招

各扩招高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20号),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深化校企“双元”育人,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多元评价,严把教学质量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规范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开齐开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确保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推进“课堂革命”。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适应不同生源、不同学习时间、不同学习方式,创新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在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的同时,严格保障集中教学学时,对不同群体生源可单独编班。针对不同生源的从业经历、技术技能基础和学习需求,创新实习管理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有序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积极引导新增生源参与 1+X 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对各类群体生源已积累的学习成果(含技术技能),探索通过水平测试等方式进行学历教育学分认定。

2023年全日制大专扩招

各扩招高校要摸清办学家底,将改善办学条件纳入“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高等教育规划、教育基建规划中。各部门要加大对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支持力度,落实主体责任,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向完成高职扩招专项工作任务较好的高校倾斜。要落实好生均拨款制度和相关奖补政策,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基本办学条件。要加强对办学条件薄弱的公办高职院校改造,结合实际需要,扩充高职院校教学用房面积及设施设备;加大政府购买高职教育服务力度。完善和落实相关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企业员工、基层农技人员、基层幼儿教师(含“一村一幼”辅导员)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以及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考入高职院校,按照现行规定享受资助政策。退役一年以上、自主就业,且通过本次高职扩招考入高校并到校报到入学的退役军人享受学费减免资助,学费减免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 8000 元,超出部分由学生自行负担;退役一年以内、自主就业,且通过本次高职扩招考入高校并到校报到入学的退役士兵,按《_ _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2 号)落实有关政策。

2023年全日制大专扩招

各地统筹做好本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高职扩招工作,确保广大考生、涉考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扩招高校要协调本地卫生健康部门做好高职扩招防疫工作,认真研判疫情情况,在属地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合理制定考试工作方案、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考点考场防疫。要做好对考生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登记和新冠肺炎排查等工作。要对考试招生场所逐一进行消毒,保证环境卫生和良好通风。各考点应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设置具备防护隔离措施的特殊通道、专用隔离考场和备用考场。要对涉考工作人员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和考试安全培训,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023年全日制大专扩招

各部门和各扩招高校要认真制订宣传工作方案,加大高职扩招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扩招、职业教育本科试点等改革举措。统筹运用好各类媒体尤其是新媒体,针对各类群体的特点,通过答问、图解、访谈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宣传国家高职扩招政策的意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准确解读2021年高职扩招工作方案和政策内容,让党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来源|教育厅

2023年全日制大专扩招

按照本地疫情防控总体部署以及招生计划执行情况,适时组织高职扩招专项报名、考试及录取等工作。2021年高考已报名考生不能参加本次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报名。各级相关部门要联合开展报名宣传动员和严格报名资格审核,教育厅负责组织在岗基层幼儿教师(含“一村一幼”辅导员)的宣传动员及身份审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的宣传动员及身份界定;农业农村厅负责组织高素质农民、在岗基层农技人员的宣传动员及身份界定;省卫生健康委负责组织在岗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宣传动员及身份审核;退役军人厅负责组织退役军人的宣传动员及身份审核;经济和信息化厅负责组织企业员工的宣传动员,省总工会负责按照教育部和全总“求学圆梦”计划工作要求做好宣传动员,企业员工凭所在企业同意参加学习的证明直接报名。

2023年全日制大专扩招

继续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19 年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6号)精神,严格落实“质量型扩招”要求,建立健全省级统筹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大力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加强对各类生源职业技能测试的考核。对在岗基层幼儿教师(含“一村一幼”辅导员)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形式组织考试。对在岗基层农技人员、企业员工、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由各扩招高校采取“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的形式组织考试。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生,报考相应专业免予职业技能测试。鼓励扩招高校通过联合考试或成绩互认等方式,减轻考生考试负担。

2023年全日制大专扩招

落实稳岗扩岗支持政策,多渠道做好高职扩招毕业生就业工作,优先支持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就业,支持毕业生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招录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结合就业形势和生源类型特点,强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帮助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找准职业定位。做好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帮助毕业生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本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农村和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别有针对性地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工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