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可以考研吗
截止到今年,全国31个省市共有800+所大学或研究单位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各省市高校数量分布如图1a所示。其中蓝色表示一区,白色表示二区。与本科生不同,专科生报考受到很多条件限制,并且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尽相同。
其中最低的要求是毕业两年,复试时加试两门专业课,我们将其定义为“基本要求”。而更多的学校还有“附加要求”,包括英语过四级、提供本科成绩、不能跨专业报考、发表学术论文等等。有的学校甚至明确表示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所以专科考生报名前要详细阅读目标学校当年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确定自己符合条件之后才能报考。
选对学校和专业是考研成功上岸的第一步,在此推荐一下知乎知学堂考研训练营,性价比很高,从考研趋势深度解读、院校专业选择攻略、科学的备考规划一应俱全。政治、英语及专业课各科的复习,紧扣考研重难点,优秀师资线上授课,还有大量考研资料,专门的助教答疑,以及学习方法、背诵技巧等全方位辅导,一线优秀师资的直播课程+专人答疑+大量考研资料,助你上岸一臂之力!(小tip:添加助教老师的联系方式可以领取更多考研资料礼包呢:)
这800多所招生单位中,只有“毕业两年、加试两门”这些基本要求的学校,共有259所,占比(图1b)。 “毕业两年”指的是,从专科毕业到研究生入学时满两年。也就是说假如2022年6月毕业,2023年10月就可以报名考研了,顺利的话2024年9月研究生入学,已经毕业满两年。不少人误以为毕业两年之后才能报名,这就耽误一年了。我们列出了这些只有基本要求的学校名单(附表1),报考时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学校。
各省市高校数量分布如图中a所示。其中蓝色表示一区,白色表示二区。与本科生不同,专科生报考受到很多条件限制,并且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尽相同。
而先升本再考研,就是以本科生身份报考了,刚才说的这些限制就没有了,但是你要付出时间成本啊,多花一两年时间,如果直接考上直接读的话都快毕业了,而且你专升本的学历和本科学历还是有一丢丢差别的。
很多同学很关心对同等学力友好的学校,网上也传有各种版本的友好学校名单。其实对于“友好学校”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有人觉得录取分数低算友好,有人觉得对同等学力限制少算友好。笔者倾向于认可最后一种观点。
此外,有些好学校虽然对同等学力有附加条件,但这些条件相对容易达到。例如211学校华中师范大学,有部分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但是招收同等学力的专业则只有基本要求,这样的学校也可以算作“友好学校”。我整理的部分“友好学校”名单:
打算考研的专科生,为了有更广的选择范围,需要及早开始有针对性的准备。由于四六级只允许在校生报考,毕业前最后好过四级。自考也要尽可能拿下。如果能拿到毕业证,报考很多学校就不受同等学力限制了,即使拿不到毕业证,考过5-8门,也能满足很多学校的条件。
而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的学校也不少,共有183所,占比。这些学校有的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表示不招同等学力;有的没有明确拒绝,但是报考条件中只提到应往届本科生,以及硕士博士,大家选学校时注意避开。
很多学校也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例如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体育硕士、法律硕士。同等学力报考专硕通常要求毕业3年或5年。复试时,有的学校可以不用加试。
专科生考研虽然难,但有些困难通过努力是可以克服可以战胜的。
祝专科的小伙伴们考研成功上岸!加油!
专科考上研的几乎没有
虽说每年在扩招,但是报考人数是倍增,二战、三站的,加上很多大四的学生、参加工作的、专科生在形式逼迫下,投入到考研大军中。这就是为什么考研越来越卷?不能在仅仅盯着过了国家线就有学上的心态去备考,也是学长为什么建议对于专科生考研,尤其是要注意初试成绩,起码要超过国家线20-30分,才能给 我们更多的胜算。
根据官方公布数据,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41万人、377万人和457万人,2023年增至474万人,创下新高。而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有所回落,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从历年考研报名人数可以看出,2014和2015年考研报名人数有所下降,自2015年以后均呈上涨趋势,在2023年达到了峰值。
3.不是好学校考不起,而是双非更有性价比
像211、985的高校,不管是知名度,还是师资力量以及各种教学资源,都是在双非院校之上,但是竞争激烈程度也是碾压其他学校。所以对于一些只想有学上的同学,只求获得研究生学历的考生,也开始追求上岸就行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好的学校在硕士招生规模上缩招,加上不提供住宿等原因,也是“双非”院校报考人数暴增原因之一,但不代表24考研的同学们不能选!毕竟相较而言,绝大部分“双非”院校还是要比985/211院校好考一点。
各位专科考研生,也因为招生简章的变化,选择的院校机会就少了,因为从近三年来看,部分学校因为生源的逐渐变好,开始限制报考,学长的学校就是如此,还有就是吉首大学,也是限制部分专业报考。 为了给专科考生更多的机会,也有学校开始放开招生,加上招生政策的规定,部分学校新增硕士点,也是可以供大家进行选择参考的。
所以在双非院校的选择上,还有很多值得报考的院校,绝对不会出现没有学校可以选择的可能性
二、专科考生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1.打铁还需自身硬
专科考研生在研究生考试河中身份是什么呢?是:同等学力考生。注意到了吗?它和本科生的区别是在于复试过程中的加试,其次就是部分高校真的不要专科生,而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要想让自己不被定义,可以去升本,不管你以什么手段获取本科学历,你就是本科生,你就不用担心择校问题。
在这场选拔性的考试中,对优秀的定义不是你在专科中担任了什么职务,不是你在校期间做出了多么轰天动地的事迹,而是——你考得分足够高。
在你准备考研的那一刻起,每天去背书、刷题就是你的日常,只有拼命的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初试成绩。不要觉得本科生就比我们厉害多了,其实大家的起跑线差不多,都是一套试卷,都是一样的政治英语,唯一不同的就是看谁准备的充分。当你真正进入复试过程中,你在导师眼里和本科考生,也就不分上下了。
2.制定学习规划,高度自律
对于一些同学来讲,考研比高考难多了!因为高考是在父母老师的监督下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你对此并不敢兴趣,而考研不一样,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你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自由人!
学累了就去休息,就去虚度光阴,想吃大餐了就去胡吃海喝,但这种状态并不能持续太久,该自律的时候一定要学习克制自己,唯有暗自发力的人,才是我们应该追随的。如果真决定考研了,努力的拼一年又怎么样,那么多年都虚度了,这次真的该给自己制定计划,全力以赴了,当你真正踏入到考研中去的时候,那些学习的时光,也会让人心安不少。
那么如何去制定学习规划呢?首先你要知道自己考什么专业,需要那些参考书,自己的能力如何,英语要不要每天都去背单词,能不能自己管住自己?能不能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再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3.永远要坚持,不要放弃
每年考研报名的人数都很多,但是真正走上考场上的人数缺很少,因为有一小部分人已经在秋招、复习过程中分道扬镳了,而你能坚持下来,就离上岸不远了,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你真正的走一回后,却发现,这比起你上班的时候挨过的骂,你毕业时的被人嫌弃,好多了。
最后,希望屏幕前的你,最终能如愿考成为一名研究生,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 END -
专科考上研的几乎没有
在3月1号的教育会议中,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指出:要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万人,比上年增长
图/教育部
学长也搜集了2015年-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数据源于:教育部
可以看出来,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扩大,今年也很大可能提高录取人数,但是同时面临的是研究生的培养更加研究,所以各位在读研究生绷紧这根弦。
扩招政策在未来几年都不会轻易改变,好处是:机会增多,即便是高中成绩不好的同学,也有机会提升自己的学历,从专科跨越到研究生。不好的地方也有:竞争变得激烈了。
对于25的考生来说,除了常规扩招信息以外,还可以关注一些新增硕士点的院校,一般了解的人相对较少,可能是一个上岸的好机会!
不过也不能仅仅看笼统的数据,还需要精确到自己所报考的专业,只有专业扩招了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扩招”。
大家一定要知道考研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有书读。扩招的确是这几年的大势,所以大家也尽量不错过这个良机,争取一把上岸!
碰上学校扩招固然幸运,但不管怎样,你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按部就班的复习。因为扩招的人多了,报名的人只会增加不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