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生报考条件(考专科需要哪些科目)

个人学习 13 0

自考专科的条件与要求是什么

毕业后想进高校,但学术圈内卷严重。十几年前,本科毕业就能留校;我毕业时,博士毕业都不容易找到好学校,海外博后加好文章才能有更多的选择。于是又出去做了两年博后,发了一篇 Nature 子刊再回来找工作。

找工作的过程一波三折,从投出第一封简历到办理入职,历时大半年。最忙的时候,上海、杭州、广州、珠海几乎一天一个地;最终成功得到双一流大学教职。

找工作找得身心俱疲。入职后却没时间放松,反而更忙了。上课、做实验、写论文、申请科研经费等等,通常早上八点多出门,晚上十一点左右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看到学校报喜新闻中有我的一份贡献,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今年评上了硕导,九月将开始带我的第一批研究生。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不安于现状是我离开工厂、提升学历的动力;有目标并且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是改变现状的前提;当然还有运气加成。有了这些,我才实现了从专科到博士的跨越,也从县城工厂的工人转变为一线城市大学老师。

所以考研是一次很大的挑战,若你成功解决这次挑战,以后面对其它挑战将会更加自信。当然,如果有专业的考研辅导老师帮助你,成功的机会就增加不少:

考大专需要什么条件

重新回到校园,深知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努力学习,努力做实验。研二就发了一篇影响因子十几分的论文,凭着这篇论文,不仅顺利毕业,还获得保送(也就是申请考核制)复旦读博的资格。

想要博士毕业,仅仅努力做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导师给我指了一个研究方向,需要我自己构思课题、设计实验、做实验、写论文。一个课题从无到有,直至最终发表出来,做实验是最不需要动脑子的部分,大多是体力活,这些在硕士阶段已经得到充分训练。博士当然也要做实验,但更重要的是想课题。博士毕业难,不是因为实验做得不够多,而是因为想法不够创新、或者根本没想法。

经过博士阶段的训练,我能够自己想课题、做实验,然后讲成一个吸引人的故事(论文)发表出去。拿到博士毕业证(图 2),我觉得自己真正进入了学术圈。

在博士毕业典礼上,我穿着博士服,拿着博士学位证拍照(图 3),又想起专科时提升学历的念头,那时的我,绝想不出自己的学历最终能提升到博士。

报考大专要什么条件

思考很久,最终,逃离县城、逃离工厂、改变现状的想法占了上风:辞职考研!

这个决定改变了我以后的人生,但在当时有着巨大的风险。辞职后,工厂宿舍暂时没有退掉,看到同事们都去上班,唯独我无所事是,感到十分迷茫和恐慌。没有了经济来源,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可能,如果工厂工资高点、如果不是在县城,我就不会冒这么大风险。

工厂在县城,考点在市区,辞职后就赶到市里参加初试。初试成绩跟我想的一样:惨不忍睹。唯一欣慰的是:我最担心的英语离一区线不到 10 分,再来一年有那么一点点希望。

辞职考研,首先面对的就是经济压力。工厂的工资很低,省吃俭用也没攒几个钱,过个年基本都花光了。于是到处借钱,找同学借,找家里要;并且更加节俭,能省则省。

多一年时间,唯一能做的也许就是努力学习。到离家不远的大学去蹭课,旁听专业课;再找教室自习。公共课完全是自学,我甚至不知道政治考什么,还买了本科政治教材准备从头到尾看一遍,但是味同嚼蜡的内容实在看不下去。后来听一些考研讲座,才知道政治考哪几门,该怎么复习。那些考研讲座都是推销考研培训课程的,对于几乎一无所知的我来说,也许听听课和自己折腾比起来,会少走一些弯路。

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酷热的暑假,教室没有空调,风扇约等于没有,热得受不了了就去厕所洗把脸,稍微凉快些。临考前几天,紧张到胡思乱想,甚至想逃避。

好在没出什么差池,报考 211 初试顺利过线。但排名靠后,处于录取名次附近,非常危险。于是一边准备复试一边联系调剂。专科生考研报考难,调剂更难。不收专科生一志愿的高校,调剂当然不收;即使收专科生一志愿的学校,调剂一般也不收。大费周折终于联系了一所同意调剂的双非二本,而且调剂日期在 211 复试之后。也就是说,我可以参加两场复试:一志愿 211 高校和调剂的双非高校。备胎学校的加试科目跟一志愿学校不一样,且没有准备,但是管不了那么多了,机会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

一志愿复试时挺紧张的,主要担心歧视同等学力。不过最终证明是我多虑了,老师们面试时问的都是专业问题,没有提到我的学历。加试科目也顺利过关。复试结束两天后收到通知:我被录取了!

专科直接考上研究生,时至今日依然不容易。我们统计了 2020 年和 2021 年专科考研上岸数据,一所学校录取一、两名专科生很正常,但也有牛人考上 985 高校:

专科生报考条件

1、毕业工作2年同等学力

专科生取得国家承认学历(包括:电大,夜大,函大、职大,自学考试),需要毕业2年或者2年以上,并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要注意措辞哦,是同等学力,也就是说,在工作两年后还是通过各种途径重新补上了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水平的人士,可以参加国家研究生考试。

2、专升本后再考

也就是通过正规方法取得本科学历后可报考硕士生考试。现在比较好的报考方法就是取得本科学历后再报考。取得本科学历可以通过成人高考或者自考等其他形式继续攻读本科段课程。在拿到本科学历之后再报考研究生,就会省却作为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烦恼了。有很多朋友高考时上了专科,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顺利地升本之后又考研,简直就是励志加逆袭有木有!

3、要报考的院校要有招收专科生考研

新东方在线要提醒大家的是,不是所有院校都有招专科生考研。并且各院校对招收专科生考研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建议专科生如果打算考研的话先要选院校,再从院校的招生简章里看专科生考研的要求是否符合,或者直接与招生单位联系咨询。不然万事俱备结果没有报考资格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大家一定要先咨询好哦。

温馨提示:大学本科同等学力指的是,满足以下条件的:

1、进修过8门或8门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本科主干课程(每个招生单位的情况都不同,因此有打算考研的就多考几门),一般是6到8门。成绩需要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

2、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论文证明。视招生单位情况而定。

3、要求英语四级成绩证明,视招生单位情况而定。

4、不许跨专业,有的甚至不允许同等学力考生报考。视招生单位情况而定。

5、复试时加试科目可能不是二门,有的院校甚至要求五门,理工类考生一般要求有实验性科目。视招生单位情况而定。

此外,与本科生考研要求一样,专科生考研时,多数高校还是要求考生初试英语四六级成绩。

专科生可以考研。但专科生不可以直接考研,要毕业两年后才可以或是达到同等学力(本科)也可以报考。可以选择专升本或自考专升本,以本科身份报考,会容易些(因为有的学校对专科生有限制)例如:有些学校对专科生考研有自己的要求,如本科主干课程通过的门数,英语达到本科水平,或者提交1-2篇论文等。 初试过后,等待成绩和分数线的划定。如果初试通过,会接到复试通知书,到学校参加复试。 复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专科生一般会加考两门。 复试后还有调剂,即第一志愿未被录取,调到其他志愿。 复试通过即可被录取。(要过一段时间,接到通知书)。总之,只要努力就可以考好的学校。

专科生报考研究生条件:

专科生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一)_公民。

(二)拥护中国_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大专学历考生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另外,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专科生报考条件

高考失利,上了一所专科。毕业后找工作很困难,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才找到一份县城工厂的工作。

入职新鲜劲过了之后,很快就感到无聊。工作很清闲,我却很焦虑。主要是工资低,工厂效益也不太好,常传出裁员的消息,于是入职不久就打算离开。

但是离开能去哪里呢?工作虽然鸡肋,但也是大半年时间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县城消息闭塞,而且也失去了应届生身份,找工作更加困难。想离开却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非常苦恼。

聊天中得知,有几个本科同事打算考研。他们说专科也能考研,我内心就开始不安分了。向那几位同事请教了很多关于考研的事情。然后想亲自试试,就跟同事一起报名考研。

第一次报考非常迷茫,离初试还有两个多月,学校、专业都没考虑好。就以一种重在参与的心态,随便选了个学校和专业。

关于考研的信息,我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一点一点询问、搜索出来的。如果当时像现在这样,有知乎知学堂免费的全程辅导班,从选校选专业的建议,到政治、英语各科学习辅导一应俱全,我一定毫不犹豫报一个:

报名之后才开始看书,很快就体会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专业课的书,一本就五百多页,绪论都不能完全看懂;英语更是单词都不认识。

另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没有学习环境。虽然工作不忙,业余时间多,但是工厂宿舍下班后很热闹,工友们聊天打牌看电影,一直喧嚣到午夜,根本学不进。从开始学习到临近考试,两个多月的时间,专业课第一章都没看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