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自考本科(成人大专最快拿证)

个人学习 12 0

2023自考本科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自学考试在每年的4月和10月各举办一次。除此之外,少部分地区会在1月和7月增开考试,所以有一年3或4次的情况。

自学考试一年只有2到4次的考试机会,考试时间比较紧凑,考生需要合理安排考试计划,优先安排考试次数少的科目。建议考生可以先考专业课,因为专业课程有些一年只考一次或两次,自考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考试科目,每次自学考试报名最多考生可以报考4科。

注:想要了解更多自考相关信息,获得适合自己的学历提升方案,可以在下方填写联系方式,会有老师进行沟通,帮助考生获取最佳学历提升方案!

2023自考本科

报考大致分为,新生注册报考课程缴费,报名成功。报名成功才能参加考试。

1、新生注册

先去网上搜:XX省考试院,在哪个省考试就搜哪个省就可以了。为方便考试,就近原则最好哈,能在本地考就在本地考,不要跨太远了。下图以广东为例:

之后凭当次预报名号,在规定时间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小程序进行正式报名,正式报名成功后将获得唯一准考证号。

2、网上报考

凭预报名号登录进入个人中心报考课程。一次最多报考四门。

3、报名结束后,考生可以在个人中心中查看“准考证”,了解各科考试的具体地点(考点学校,考场等)。提前看好路线,不要考试当天找不到,迟到超过15分钟就不让进考场了。

4、打印准考证;

一般考前半个月开放打印,上官网上打印就行,要求普通A4纸打印(黑白、彩色均可)。

2023自考本科

1、什么是自考?

自考就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81年经_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生按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并参加考试,在取得一门以上(含)课程合格成绩后,由省级教育考试机构为其建立考籍管理档案。考生在取得专业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合格成绩、完成主考学校毕业考核或论文答辩等其他教学实践任务、经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后,可获得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由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学校依照有关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2、报考需要什么条件?

只要是_公民,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学历、身体健康状况、居住地等限制,均可报考。

3、一年可以报考几次?

自考一年大部分省份考2次,广东3次,江苏有四次机会,时间分别是1月、4月、7月和10月。

4、为什么要自考?

选择参加自考,原因千千万,可能不止学历上的追求,每一个自考生都有自己选择的理由。

或许想弥补错过的学习时光,圆自己的大学梦;

或许是工作;

或许是职称评比需要;

但相信更多的人是想改变自己现状以及未来的人生。

虽然自考学历不如全日制学历,但相比没有学历,或者只有初、高中学历,那要好太多了。

时间不会因为你的犹豫而暂停,反而感觉时间总是在自己不知不觉中走得飞快,现在的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将来多一份选择,多一点余地。

别让将来的自己后悔,用心准备每一场考试,你的人生由自己掌控!

5、自考学历有什么用处?

(1)你需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比如你已经觉得在某个行业工作,并确定深入了解,或者说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自考本科可以让你对某个专业有一个系统化的学习。尽管网上学习资料不少,但偏向混乱,自考本科算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

(2)你的工作需要一个学历。比如你在这里工作很长时间了,你要晋升,或者是评职称,但学历太低,这时候你就可以考一个自考本科。虽然比不上全日制,但这个国家承认的,别人也拿你没办法。

(3)找工作。现在招聘大多是专/本科学历及以上,如果没有学历你能力再强也没什么用。自考学历能给你次面试的机会。

(4)报考某些职业专业考试。比如你要考研,这个可以考个自考本科。最起码有资格报考。但能不能录用,要看你的能力。

(5)考研。自考本科学历等同于应届本科生,如果没办法再回到学校获取全日制学历,但是想考研,那自考学历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2023自考本科

在选择专业和院校前要先看下自己在哪个省份,一般人在哪个省,就报哪个省。

自考的报考大部分省都没有区域限制,但是有些省份对于外地自考生有一些限制。如果所在省不是户籍所在地需要进官网查看是否需要社保、居住证等。

专业的选择,是决定整个自考的价值所在,比选学校更重要。而且从毕业快慢看,选对专业,最快一年甚至还能提前毕业。

1、想快速拿证,建议选择考试科目少难度低的专业。

2、想如果是为了考编考公,建议选择对口的专业。

3、想如果是为了升职求职,建议选择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等。

其中比较简单好考的专业有(最快年拿证):

1、视觉/环境设计专业

2、工商管理专业

3、金融学

4、行政管理专业

5、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另外,从报考人数看:

金融学、汉语言文学、视觉/环境设计、工商管理、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人力资源、英语、会计、计算机、法律等,将近有70%的学生选择这几类专业。这些专业,除了计算机、法律科目多、难度大,会计需要考高数外,其他的基本上考试科目和拿证时间差不太多。

尽量避免选到过于冷门的专业,因为很有可能出现备考资料找不齐的情况,还有可能面临停考的危险。还要避免选择一年只能报名两三个科目的专业,这会增加你的毕业成本。

篇幅有限,其实还有挺多选专业的经验没说完,以后找时间我再单独写一篇关于选专业的内容。所以大家不要把选专业想的太过简单,不熟悉的同学最好是找专业老师咨询,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能力出发,选择自己能驾驭的专业,自考路上会轻松很多。还在纠结的同学们也不用担心,戳下面链接可免费1对1咨询相关专业的相关信息,匹配合适自己的专业

专业选得好,工作没烦恼!

2023自考本科

1、入场考试需要携带的有:

(1)带身份证件

(2)打印版准考证。

(3)多带两支黑色水笔签字笔

(4)2B铅笔和橡皮。

可以携带尺子等文具。不能携带任何通信工具进入考场,一旦发现作弊,是要面临法律制裁的,别干傻事家人们。

注意:开考15分钟后不允许进入考点,考试结束前30分钟才允许交卷,不能提前交卷离场。

2、自考答题注意事项

答题时不能被一个题目绊住

前面的一个选择题浪费五分钟以上,都很要命,时间会不知不觉浪费掉。这样的题目,要先选择一个填上,涂好卡,在题目上标出来,等做完试卷,有空余的时间再去做。不要一直在一个题目上花费太多时间,先做简单和会做的,争取拿到更多分数。

主观题要有逻辑

因为自己把握不是很准,就什么知识都往试卷上填。尤其是,千万不要在论述题中自相矛盾。如毛概中的论述题,重点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发散思维很重要,但不能否定自己所做的判断、观点。

3、自考做题技巧:

选择题:题目很重要,一定要认真读题,单选遇到不会的时候试试排除法,有时可以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做多选题时,可以把很确定的正确答案当题目补充,再去找相对应选项,注意宁愿少选也不要多选。

简答题:有专业名词的先解释专业名词,再作答;题目考察多个知识点时,要分点写,逻辑清晰;实在不会做的题也别空着,想一些关联词编出几句话,可能还能拿到分。

论述题:注意字数要够,不要写的太简单了;整体条理清晰,上下文贴合主题,先列出要点,再对要点逐一展开叙述,内容多多益善,时间充足可以在草稿纸上简单列一下。

计算题:看准题目,规范解题步骤,宁宁可多写不要少写,如果答题时间不够或有不会的题,就先把搭边的公式列上。

4、一些建议

(1)我们无法百分百掌握自考考试涵盖的所有知识点。所以少丢分,拿下证书是原则。不要指望自己全会,要知道捡了芝麻丢西瓜可并不明智!

(2)自考题量不小,所以答题速度也是考试的关键。如果复习的不够好,考试可能还会答不完题目,所以,完整的复习是快速答题的前提。

(3)心态很重要,不要碰到一个难题就感觉考试好难,过不了了之类的,保持好心态,不要影响后面的题目。

2023自考本科

我觉得有必要区分讲一下,参加自考的社会考生,和在学校的考生。

在校的大专考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学习,如果是同专业,还有专业课基础,比如行政管理大专的人,考行政管理本科,因为有相似的专业课,这些人考起来是相对简单的。但是如果有条件的话,我推荐你们选择学校组织的专插本,跟自考不一样,那个考出来是全日制本科学历

社会考生,已经工作,平时时间较少的,讨论最多的就是要不要报班的问题。首先,自考是可以完全自学的,基础好,时间充足,想自学就自学,报班不是必选项。你如果时间少,基础相对较弱,想提高通过率,可以选择报机构助学,看你个人实际情况,不要人云亦云

强调:报班是购买学习辅助,不是包过,所有宣传自考包过的都是骗子,跑快一点。

1、完全自学建议

教材购买:

第一步,在官网查到你所报考专业所需的科目,每个科目都有对应的使用教材。

用教材名称,去某宝或某东搜索购买。

如何用教材学习?

第一步,看教材大纲,通读一下,知道这本书要学啥,哪些是重点。

一本教材很厚实的,但里面的知识点不是要全部学会。自考的目标是60分过考,你可以选择只学重点。

第二步,了解考试题型

教材中会附在教材大纲后面,一般分选择题和主观题,有的专业如近代史和马原都是50分选择,50分主观题,可以在选择题多花些功夫。

第三步,看真题,看真题,非常重要

自考和我们国家其他考试一样,经常重复考一样的知识点。所以学习近几年的真题非常重要。真题可以去网上找资料,有很多免费或者付费的资源分享,有些淘宝店也会出售历年真题,价格不贵,从网上买也可以。

有人是反过来,从真题倒推去看教材,在教材划重点,再去学习,也是可以的。真题真的很重要就是啦!

2、报班学习建议

如果选择机构辅助学习,那需要注意的是视频课+题库结合。

我之前每次备考都是在考前1个月左右开始学习,每次4科全过。

视频课,有条件听直播,没条件听重播,重播可以选择倍速,我一般选择倍速。

一般老师会把一科分成12节精讲+3节串讲,简单的课程就是9节精讲课+3节串讲课,每节课都是2个小时左右。串讲课是考前老师用3节课,把整本书的重点串起来再复习一遍,一定要听。

如果这科目是12节精讲的,我建议你一定要听精讲,说明它知识点真的很多。

9节精讲的,部分课程如思修、写作、汉字学概论这种,如果备考时间不够了,其实可以只听3节串讲搏一搏。我记得我思修只听每节的补课模式就过了(补课模式10分钟左右)但最好不要做这样,压力会很大……毕竟咱也是为了学东西……

报班的科目,都不用买教材,因为都有老师会提供官方笔记和密训资料,老师让你打印哪个资料,你就打印哪个资料。

刷题,每次上完课有作业,老师也会组织刷题,当时一定跟着刷一刷,能记住不少。如果是考前抱佛脚的时候,那刷完题库之后,一定记得把近几年的真题做一遍,到考场绝对能看见几个熟悉的。

刷题之后,把你经常错的题记录下来,非常有用。

PS:不管是报班还是自学的,都建议大家准备一个错题本,只记录错题,超级好用。

之前有好多朋友私信里问我报的什么班,我统一放这里吧,大家感兴趣可以点进去咨询一下,起码可以帮不懂怎么学习的朋友,规划一下自考院校和专业,以及适合你的自考学习方式↓

2023自考本科

一般在考完1~2个月就会出成绩,可以在官网查询,考完了必考和选考并全部合格了,就可以在官网申请毕业了。

这里我分为论文答辩、毕业流程、学位流程三块来讲。

注意:

自考专科的同学只要考试合格就可以申请毕业了。

自考本科的同学需要写毕业论文,答辩合格之后可以申请。

1、论文答辩流程

到主考学校报到:申报成功之后就可以按照论文申报通知+网上申报凭单上的提示,在规定时间内,到主考高校报到。

撰写论文及答辩:主考学校会给你安排指导教师对你的论文写作进行指导和答辩。

查询成绩:6月份申报的专科毕业考核(或本科毕业论文)成绩将于同年与10月份考试成绩一同发布;12月份申报的专科毕业考核(或本科毕业论文)成绩将于次年与次年4月份考试成绩一同发布。

2申请毕业流程

申报条件:

(1)通过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考核,包括:笔试(含加考课),非笔试,实践环节成绩合格。

(2)思想品德合格。

(3)本科专业的前置学历符合要求。无论你是自考、远程还是成考,只要有学信网能查到的专科及以上的学历,都可以在考试合格后申请本科证书。

网上申报:

目前北京一年办理两次毕业申报(上、下半年各一次),其他各省也差不多,上半年申报时间在6月10日开始,下半年申报时间在12月10日开始。要去官网的个人中心里申报。

系统审核:

跟报名时候差不多,审核没通过的话系统会显示,需要按照网上申报凭单的要求,带齐材料于规定时间、地点,进行现场初审。审核通过的就不用去现场了。

领取证书:

按照网上申报凭单的提示,规定的时间内,到区自考办领取证书。

一般6月申报的,7月中旬领取。12月申报的,次年1月中旬领取。

查询证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