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家长怎么跟老师交流
与人沟通的底层逻辑有三个,一个叫做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人都是这样的,在沟通的过程中希望能被对方肯定,所以说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去否定家长的表达,即使家长说的不对,我们也不要直接说家长你说的这个不对。我们可以换个委婉一些的表达方式,这样相对来说他的接受度也会更高。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抽烟,你去否定他,跟他说吸烟有害健康,他的第一想法并不是思考你说的是否正确,吸烟是否真的有害健康。因为他满脑子都在想你是在否定他,那么他就会想办法举一百个长寿的大烟枪的例子(比如活了91岁的丘吉尔)。
我们想让一个人接受我们的观点,最好是能让他自己说出我们想要的观点,还是以抽烟为例,你可以这样问他,我看你最近抽烟好像减少了,你怎么了?他可能会说最近不舒服啊,年岁大了,不像以前了。你再紧接着说,没事儿,你还年轻,抽点烟怕什么,工作都已经这么累了,多抽烟放松一下,也不是抽不起。
因为你在肯定他的行为,中国人一般都是比较谦虚的,你一说这些话,他可能就会说不行啊,不能抽太多了,身体哪里都疼,而且还要养家啊,钱不够花尽量省点。你看,他自己给自己找到了减少抽烟的理由,他就对抽烟这件事有了另一种看法,这就是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我们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否定家长的看法,而是做到“求同存异”,家长如果跟我们的观点一致,我们就把这个要求放在靠前的位置上,如果家长跟我们的观点不一致,但是是对的,我们就赞同,如果是不对的,我们可以跟家长协商把这个要求放在靠后的位置上,作为备选。
怎么跟家长解释单招
第二个叫做没有人喜欢不知情
我们在说服、改变,想要影响别人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让对方知道的越少越好,如果对方知道的越多,不就约能自己做判断了吗?
最好是那个讯息,相关的背景资讯是在我手里的,我只让你知道其中的一部分,最好你只知道我想让你改变的部分。但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没有人喜欢不知情,尤其是在他已经知道你对他进行了隐瞒的情况下。
举个例子,我们在坐飞机的时候,有的时候上了飞机,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起飞,就会问空姐是为什么,空姐会说不好意思,因为航空管制的缘故,我们飞机要稍待一会。有的时候是等半小时,有时候是等好多个半小时。结果等了两个多小时还没飞,前面有一个人就不开心了,就在骂这个空姐。她的大意是,不飞就不要让我们上飞机,让我们在下面的候机室比较宽敞,现在我们每个人在小位置上受罪。那个空姐不断跟她解释,不好意思,因为现在航空管制。为什么让我们上飞机。不好意思,航空管制,稍微等一下,马上就会让我们飞了。什么马上,一小时也叫马上,半小时也叫马上,听了好多次马上了。因为这位太太闹的太凶,那个乘务长就跑过来了,乘务长跟这位太太讲,说太太跟你解释一下状况,我们所有飞机得排队起飞,按照航空塔台的规定,必须要登机以后,才会列在排队的序列里。现在因为不知道天气什么时候转好,我们现在就在等着排队。如果现在让大家下了飞机,我们就会从排队的名单上掉到最后一位,那么为了我们能在天气一好立刻起飞,所以需要大家坐在飞机上等一会。如果我们现在下去的话,那就要重新再登机再排队,可能会等更久。乘务长讲完之后,那位太太的情绪明显变的不一样,她依然不满,可是不会愤怒。不满是因为毕竟没有人喜欢待这么久,不愤怒是因为她知道怎么回事了,目前的情况是最佳的情况,无法改变。
那么我们在跟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对于一些信息尽可能讲得详细些,让他们可以了解的更多,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接受程度更高,而不只是告诉他一个结果,让他对目前的情况一头雾水。
比如我在做咨询的时候,可能光是平行志愿就要讲三四遍,但是我还是会反复讲,因为投档原则是家长必须了解的知识点,一切方案的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知识点之上的。我们要总结出家长必须要知道的知识点,反复给家长进行培训,这样才能同频,报考的效率才会提高。
怎么跟家长解释单招
第三个叫所有人都希望有退路。
我们在跟家长沟通方案的时候最怕大家说一句话,就是你说的不对,你就按照我说的报。这种沟通方式确实显示了我们的专业度,但是却让家长觉得担心,他会担心你是否真的全面为他的孩子考虑了,你的决绝会不会是为了提高效率而给的简便方法。
还是举个例子,当你想要买东西,这个售货员如果告诉你,你不满意随时可以退款的时候,这会不会大大提高你的购买欲望,极大降低你的购买抗拒心理。你告诉家长,我们的方案现在看起来已经是最优的方案了,但是如果你又有其他的想法,你随时告诉我,我会帮你分析,再决定我们的方案是否需要调整。跟你告诉家长,我们的方案已经是最优的方案了,你就不要再考虑了,考虑也不会有比这个更好的结果的时候,你觉得哪种情况家长更能接受?或者更能敲定方案?答案肯定是前者。因为家长觉得这个方案已经90分了,我回去再想想,能100分就100分,不能100分90分也不错。如果你用后者跟家长说,家长就会想,老师说我们的方案是100分了,但是真的是100分吗?我想再看看。
其实你想要给家长展现的专业度,恰恰成为了家长对你戒备的来源,他会觉得你就是为了想要快点撵我走,继续给别人服务,反而产生戒备的心理。
所以大家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留下一个退路,让他觉得他是可以再优化方案的。这种情况下,很多的规划师会想,如果这么说,家长不就会总变化吗?
那方案不就敲定不下来了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告诉大家一个实话,你要对自己提供的方案有信心,你在做方案的时候其实已经为他把能考虑的院校还有升学途径都考虑进去了,不用担心家长是否能找到更好方案来代替你的方案。
退一万步讲,即使有,也不可能是大批量的方案,一个完整的报考方案中,修改一两个志愿不会影响家长对你的满意度,所以放心大胆的给家长留好退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