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职

个人学习 36 0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

据市教育局职业与终身教育处三级主任科员路宁介绍,目前深圳全市共有19所职业教育院校,公办17所、民办2所,在校生约万人,教职工有4282人。

她对与会嘉宾的意见建议衷心感谢,并表示,教育主管部门将充分吸收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上,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深圳方案”。

采写:南都记者陈荣梅

摄影:南都记者赵炎雄

中职高职

罗湖区政协委员,深圳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民进罗湖区基委会副主委玄力竞认为,提到职业教育,大家关注点聚焦在学生的“入口”和“出口”。就读中职的学生,出口有两个,一个是就业,一个是升学。

他介绍,就业方面,中职毕业生就业层次偏低,当前就业压力也较以前更大。如会计、计算机等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多去超市做收银员,现在的大型超市大部分成规模使用了自助收银系统,一定程度上对这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压力。升学方面,升学是深圳中职毕业生的主流方向,但如果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技术要求没那么强,回到传统的文化课教学模式,中职学生又学不过普高的学生,参加高考依然没优势。

有职校任职经验的龙岗区人大代表,深圳市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民进深圳市委会委员肖红春也持同样的观点,她表示,早些年中职学校就已经开设高考班了,这些年高考班更是规模越来越大,这其实削弱了职业教育本身的价值。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方面某种程度上不如普高学生,技能学习又被削减了,本来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最后职业技能上没有体现出特别的优势,出现了“两不靠”的尴尬局面。

玄力竞提到,就升学来说,职高毕业后能有机会升学到高等职业学院,像深职院、信息学院,学生也确实学到了一技之长,找工作不困难,社会认可程度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对此,罗湖区政协常委,深圳市布心中学校长,民进深圳市委会委员晏清表示认同,职校生有职业技能加持,在出口上如考大专院校时有优待,能够给予职校生一定程度的倾斜,这对学生和家长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怎么样才能有更多升学机会?《职业教育法》明确: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这表明,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上本科,还可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法律层面畅通了职校学生的发展通道。

不过,肖红春指出,虽然国家不断出台利好职业教育的政策,但政策红利还没有得到兑现,实际中还遇到很多的壁垒和制约。建议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扩大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计划,满足中职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中职高职

在改变家长观念方面,深圳市鹏达高级中学校务办公室副主任张畅建议,职校可以开设家长学校,开设一些实用的、能快速掌握的、有意思的技能培训课,向社会公开招募家长学员,源源不断地邀请家长走进职校,让家长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职校的课程体系、就业前景等。

“就连著名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教授何帆都去考电工证,作为第二职业也好,作为兴趣爱好也好,多有典范效应。”

邀请家长走进职校学技能,这是双赢乃至多赢的举措,对家长而言,多学习一门技能,是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对职校而言,是多元发展的一种路径,能够让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包容度、接受程度更加多元、更加开放。

苏畅也认为,职业教育社会氛围跟家庭氛围营造,应该从家长这一代就开始,因为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包括现在倡导的“双减”,也是希望大家不要产生剧场效应,大家都站起来,结果还是看了一场一样的电影。社会在变,考察的方式也要改变,如果考察方式能跟着改变的话,中等职业教育的破局就能迎来全新的局面。

中职高职

今年深圳中职录取的前四高分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在500分以上(含500分)。有自媒体统计,今年深圳中职学校30个高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全部超过公办高中录取最低线(450分左右为公民办高中录取分界线)。

30个高分专业中,包含计算机相关专业、三二学段的专业、药物制剂专业、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计算机专业一直是考生的报考大热门,紧跟产业需求开设的新专业如新能源汽修专业,也受到热捧。

与此同时,据业内人士透露,热门专业之外,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招生难的问题。如计划招40人的班,最后可能只能招到20多人,很多人被录取了还想方设法想转走。现在普遍的家长心态还停留在:但凡你学习还不是那么吃力,不是完全没办法学习和考试,你就要去读高中。

有媒体梳理教育部公开数据发现,中职学校数量自2009年起连年下滑。其中,2013-2022年,中职学校数量连续十年累计减少3039所,招生累计减少万人,高职院校则累计增加192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