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高职高考真题

个人学习 18 0

2021年河南高职高考真题

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落实《总体方案》改革要求,命题紧扣时代脉搏,注意结合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弘扬社会主旋律和正能量,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题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情境的时代性,同时深化基础性,加强开放性问题设计,在现实情境中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水平。总之,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既突出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又引导高中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2021年河南高职高考真题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高考文科综合各科深入梳理和整合课程标准中有关党史的学习内容,注重呈现中国_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使学生深入思考青年与国家、民族的关系。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选择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脱贫攻坚、红色旅游资源等素材,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同时持续深化体美劳考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1年河南高职高考真题

2021年文科综合试题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高中教学实际,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合理论证,允许学生多角度思考,对已有的结论进行客观分析,进而形成独立的见解。试题以情境为基础,通过增强探究性、丰富作答指向等手段,加强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全国乙卷第47题引用不同时期史料和不同评价者对五代时期“长乐老”冯道的评价,这些评价有自评,有他评,评价的角度和所持的标准都各不相同,体现了历史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即历史人物是客观的,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是多元的。试题要求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分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从不同角度着眼完整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从而学会客观描述历史对象的方法和途径。

全国甲卷第46题以20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为背景,引导学生将观察角度从参战国转向联合国,深入思考国际力量在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中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发挥的作用,以辩证的眼光认识联合国维和的局限性。

2021年河南高职高考真题

2021年文科综合开放性试题较为鲜明地融入核心素养考查理念,引导学生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人地观念等运用于解决探究性问题,并作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全国乙卷第42题要求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客观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_的发展和成长。学生须将问题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下,并选择合理的时空尺度进行准确论述。在论述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史实进行历史解释,由此增强学生对党的认同。

全国乙卷第36题以某品牌的咖啡在江苏昆山市建设创新产业园为案例。试题的设问不局限于昆山的区位条件,而是要求学生分析这一布局所考虑的上海因素。学生需要从两地之间的位置、交通、成本、政策的不同加以思考,正确看待区际分工和区域联系,正确认识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域的关系,凸显试题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素养的考查。

2021年河南高职高考真题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2]。国家也陆续出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实施意见,对推动和改进体美劳教育作出全面部署。文科综合各科在总结以往体美劳考查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体美劳素材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将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情境有机融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全国甲卷第21题以我国举办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和“90后”钳工小曹扎根车间,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先进事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价值,明白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全国乙卷第20题以1981—2019年中国女排10次夺得世界冠军的辉煌战绩为主线,通过对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的阐述,考查学生对体育精神具有社会激励作用的认识,深入挖掘试题以体育人、以体育智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塑造健康的体魄。

全国乙卷第43题选取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景区内的阿者科村为素材,强调遗产保护与脱贫致富相协调,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人地和谐之美,提升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021年河南高职高考真题

2021年文科综合试题突出考查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不同能力的综合运用,引导基础教育教学重视知识的整合和系统性,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全国乙卷第38题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民族品牌龙头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的案例为素材,介绍其生产经营从“垂直整合”向“供应链开放”模式的演变历程,要求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其战略转型的经济动因。

全国乙卷第27题以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的广泛流行为例,考查儒家学说影响的深入和正统地位。全国乙卷第28题从维新变法时期废除八股文对书商经营的影响入题,考查“百日维新”期间新旧势力斗争的激烈和政局的剧烈变化。全国乙卷第45题将“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学生已有知识——洋务运动的内容相结合,要求比较二者相同点,强调问题与学生所学知识的结合。全国甲卷第24题从春秋时期老子和孔子对于“礼”的不同观点出发考查周代礼乐文化内涵。全国甲卷第26题通过宋代士大夫对“婚姻论财”现象的关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