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单招是统招生吗
2019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总人数万人。其中,普通类万人,高职对口类万人,中职直升类万人。
2020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总人数万人。其中,普通类万人,高职对口类万人,中职直升类万人。
2021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总人数万人。其中,普通类万人,高职对口类万人,中职直升类万人。
2022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总人数万人。其中,普通类万人,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保送生等已录取考生和体育单招、残疾单招等共有13万人。
2023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总人数万人。其中,普通类万人,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保送生等已录取考生和体育单招、残疾单招等共有万人。
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选择参加高职分类考试的学生在逐年的递增,未来竞争会更加的激烈。
中职生相对于普高生来说,文化课成绩相对薄弱。虽说考题并没有高考那么难,但还是不要太小看了单招的难度,太相信了自己的能力。每一年没过线的大有人在,重庆22年高职分类考试普通类专科批就有15%的人没被录取,所以,最好的方法报个班,只要努力学习,都是能上公办大专的。
高职单招是统招生吗
如果你觉得自己考本科一点希望都没有,可以考虑选择“单招”,单招主要是本省院校面向本省考生进行招生。全部都是高职专科,也就是说,你一旦填报“单招”,经过考试被录取后,那你就只能上这个学校了。也就是定格了,你只能读专科。一旦被录取,就不需要参加6月份的高考了。
理由一:高职招生主渠道
2014年9月_《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成为高职院校招生录取的主渠道。
各省市通过近两年不断扩大高职单招试点的规模,为实施分类考试奠定基础,这条主渠道正在逐步形成。从近年来录取情况看,大部分高职院校招生计划都安排在高职单招,也就是说,通过6月份高考被录取进入部分高职院校的难度比高职单招还要大。
理由二:避开高考通“罗马”
6月份高考面临背水一战,压力大,长期以来被戏称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相比之下,高职单招考试难度要求相对较低,更倾向于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
而招生数和录取数比例更加合理,即使没有被理想学校录取,还可以继续参加6月份的全国高考,因此,考生的压力相对较小,有利于考试发挥出较好状态,增加录取几率。
理由三:提前录取一身轻
根据高职单招政策,凡被单招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再参加当年普通高考。也就是说,参加高职单招的考生,如果确认录取后,将会提前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直到9月份才到大学报到入学。
放假将近5个月,可以轻松、从容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尤其是在6月份高考时,看着其他同学挥汗如雨参考,是不是有种“正在城楼观山景”的悠闲之感啊。
理由四:两次录取机会
高职单招考试由文化素质测试、职业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其中,凡参加高职单招的考生(免试生除外),均需参加文化素质测试。录取时,文化素质测试成绩合格,但未被预录取的考生,可进行二次志愿填报。
理由五:专业实用好就业
从近年来的就业情况看,学历与就业率呈现一定的反比规律,高职专科生最好找工作。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定位于基础实用技能,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观念,更加契合社会对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
理由六:毕业待遇无两样
高职单独招生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即也属于“统招”范畴。被高职单招录取的考生,在校读书期间除不可以转学、转专业外,其余待遇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录取的考生完全相同。因此,大可不必担心就业时会受到歧视。
理由七:以退为进专升本
考生选择报考高职,不失为一条“以退为进”的求学策略。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均有“专升本”的途径,而且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专升本”的比例也将逐渐提高。此外,考生还可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获得本科学历。
同时,从本科到专业硕士、博士渠道现在也非常畅通,只要通过一定努力,一样能成为高技术人才。
理由八:边学边练学费低
高职学生在学校中产学结合,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高职院校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在校生通过实习、实训等环节,可掌握当前岗位实用技能,到企业后可迅速上手。同时,培养周期短、学费较低,还可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
理由九:斩获双证就业优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规定教学计划,同时还要考取国家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技能+理论”的复合型人才,在就业时增大岗位竞争优势。据统计,80%以上的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或上岗证书。
高职单招是统招生吗
有家长咨询单招考试都考什么内容。我们通过梳理招生简章发现,单独招生院校主要考察两部分内容,分别为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文化素质考试主要考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成绩,而职业技能考试部分有的学校笔试的形式,有的学校采用面试的形式,个别的高校还进行心理测试。
职业技能考试,每所学校的考察侧重点和考试内容是不一样的,需要家长和考生仔细阅读每所学校的招生简章。但总体来说职业技能考试侧重考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测试,同时兼顾测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信息采集和应用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思想道德基本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本知识以及人际交往基本常识等基本技能。
高职单招是统招生吗
一、要搞清楚高职院校的类型
大体来说,高职院校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这其中一部分是“211”重点本科院校,也有一部分是市属高校。第二类是公办高职院校。这些院校招生数量大,高职办学时间长,在职业教育与就业上有一定优势。第三类是民办高职院校,国家承认学历,不过学费较高。
二、报考要有宏观原则和微观考查
从宏观原则上来说,报考高职高专院校可以考虑四点。
第一个原则就是大城市。这里没有歧视中小城市的意思。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信息量更充分,就业机会也更多。有句老话叫做“山沟沟里面读书,不如十字街头听讲”就是这个意思,上学的目的就是要扩大视野。
在大城市中也有区分,比如,广东、浙江的产业比较发达,北京、上海的服务业相对更集中。
第二个原则是规模。一万人左右的中等规模可能是相对适宜的。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一个大学,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的最优规模是不超过1万人。规模太大了,就业很麻烦。最简单的理由就是一个学校一年毕业五六千人,到哪里去消化?
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对教学设备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合格的教学设备,难以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老师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可以招很多学生,如果老师和设备跟不上,难以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
而且,学校规模过大,在管理上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如果学校规模过小,比如只有一两千人,也有其他的问题存在,考生一定要慎重考虑。
第三个原则是兴趣。考生在填报普通本科志愿的时候,专家都建议要以兴趣为主。同样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报考高职志愿的时候,也要讲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学生一样会学不好。不论什么层次,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第四个原则是宽口径。高职学生和普通本科学生一样,上大学所学的专业未必是一辈子的职业,很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转向其他的行业。如果专业过于狭窄,不具备转型的基础,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所以一定要看所选的专业有没有一个职业群为背景,有没有一定的职业适应性。另外,挑选专业也要看得“深”一些,应该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朝阳事业,而不是眼前的热门职业。
从微观层面而言,就是看这个学校是不是出现在各省区市招办印发的招生学校名册上。如果想了解得更详细,可以登录教育部网站进入相关页面,验证这所学校是否具备资格。
接下来就是详细考察了。大家都想上个好的高职院校。
什么是好学校呢?一个最直观的判断标准就是看是否列入国家首批100所高职示范校的名单,这个名单被形象地称为高职的“211”院校。进入这个名单的学校,在师资、设备、教学水平方面都在国内处于不错的水平。
高职单招是统招生吗
首先明确一点:单招和高考统招只是两种不同的考试模式,但是同学们入学以后的待遇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相同点:统招与单招的学员这两者的待遇是相同的。单招与高考录取的组织方式相同,都由当地招生考试部门统一组织考试、填报志愿、划线录取;招生计划性质相同,享受统招生学生同等待遇,单独招生纳入普通高等教育计划,是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属于成人教育,也不属于自学考试。
单招考生在校期间待遇,国家补助政策,毕业时享受的就业政策及就业后的工资、福利、职称评定,毕业证书,报到证,均与普通专科学生完全一样。单招录取后的考生与高考上线录取考生同年入学,同时毕业,入学时学费住宿相同,学生毕业后可以专接本普通本科,可以在全国网上查询。
不同点: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报名时间不同,考试时间不同,考试模式不同;考试内容不同。单招的录取率相对比统招的录取率高,统招的选择很多,也意味着竞争更激烈。
说了这么多异同点,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单招生在入学后和统招生是完全一样的。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点,那就是一个是通过单招升学,一个通过统招升学。仅此而已,所以家长和考生们大可放心啦。